孟垚
山西省绛县气象局,山西 运城 0436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群体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相关部门需要提升对专业气象服务效率,并控制损失,让专业气象信息更具准确性特点。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专业气象信息服务技术需求特点进行总结,并从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网站应用技术、客户端个性化服务技术三方面,论述了专业气象信息服务技术的探索。
关键词:专业气象;信息服务技术;客户端
现阶段,气候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之中呈现出较强的指导作用,各个行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也十分明显。为此,在整个气象信息服务工作执行时,应做到面向整个市场、面向全行业,将更大的生命力呈现出来。站在气象信息商业服务角度来说,人们的需求具备明显的定制化和智能化等特点,这也对传统气象信息服务产品提出了巨大挑战,这也是高科技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的根本所在。
1.专业气象信息服务技术需求特点
由于不同区域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性,气象部门需要制定出不同领域之中的气象信息服务技术需求特点,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精确性和时效性。专业气象信息服务所得到的信息数据需要具备精确性和有效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取有效的信息服务内容。第二,针对性。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将气象信息变得更加精细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较强专业气象信息服务制度,以此来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第三,交互性。不同行业用户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等技术,与气象业务系统建立新的交互关系,该过程并不是被动性接收服务传递的数据过程。第四,个性化。相关部门所提供的气象信息服务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特殊人群制定个性化服务。第五,移动性。专业气象信息服务能够让用户随时了解气象信息变化,具备明显的移动性服务特点,这也让用户在气象信息获取上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2.专业气象信息服务技术的探索
2.1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
站在移动通信领域发展角度来说,每隔十年便会出现一次革命性变化。现阶段,移动通信已经成为当下通信领域之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热点技术内容。在1995年,第一代模拟定制式手机被研发出来,仅支持语音通话。到1997年,GSM、TDMA等数字式手机正式普及应用,能够接受数据。到了第三代数字通信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无缝漫游,这也是人们常说的3G,具体媒体形式包括图像、音乐和视频流等等。尽管3G系统标准要比之前无线技术强大很多,但依旧存在标准不兼容、竞争压力大等劣势,为此,在后续出现了4G、5G标准,将这种兼容问题彻底解决,同时也能为人类发展带来更多有利条件。
2.2网站应用技术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Internet网迅速发展,让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信息产业构架也得到了更新。
从信息获取、传送和处理等方面能够看出,信息孤岛现象逐渐消失,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融合趋势十分明显,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产业,即信息网络产业。由于通讯技术的进步,人们在获取信息和服务上变得更加便捷。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网络成熟度极高,很多企业由传统办公直接过度到自动化办公,变化十分明显。另外,从新的网站应用技术实施中能够看出,主要特点为信息化和数字化等,并在GIS信息网络应用技术帮助下,让数字地图成为了后续网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3客户端个性化服务技术
近年来,我国具备代表性的客户端应用系统很多,如QQ、微信等等。这些客户端能够支持视频电话、共享文件和网络硬盘等功能,还能实现多种通讯形式的相互连接。例如,微信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其功能强大,而是整体界面设计显得十分合理,人们操作起来十分简单。对于微信之中的功能和特点,同样满足专业气象信息传输需求。对于那些专业气象信息服务个性化要求较强的企业,并不需要复杂的功能,但其中涉及到的业务流程思想值得借鉴。
3.专业气象信息服务技术的优势
3.1专业气象网站服务技术的优势
首先,从气象信息数字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看出,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地理信息的有效处理,属于是数字化产品范畴,最终实现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气象信息服务。其次,在数据库存储技术应用上,由于气象业务覆盖面积越来越大,很多观测网也相继投入应用,这也使得基础观测数据越来越多,能够呈现出明显的精细化特点。所以说,人们需要将这些观测数据和服务产品进行有效保存,制定制定合理的数据表结构和数据动态更新业务,确保数据资料或者是预报产品能够在用户终端之中发挥出作用,为后续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3.2基于4G网络的手机气象服务技术
在手机网络的作用下,人们可以对WAP气象网站进行访问,该网站整体功能设计十分简洁,能够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气象信息服务。更为重要的是,WEB网站在设计上,主要是参考手机特点进行,可通过IE浏览器对WEB网站进行访问。当用户完成注册工作之中,可以登录手机气象网站了解具体的气象信息。另外,对于手机端气象服务软件来说,主要是以C/S结构为基础,为智能手机提供气象服务,进而确保手机服务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连接和交互操作。在用户授权之后,便可以定制自己所需要的气象信息产品。每一部智能手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IMB代码,当软件安装好之后,并不需要进行其他操作便可浏览最新的预警信息。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可视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手段变得更加丰富。但想要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相关部门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住各种发展契机,让网络和通讯技术为其带来更多发展动力,真正做到传统技术和新技术的相互融合,促使气象信息服务技术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钱辉,康文英,李月英.城市供热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20,4(09):107-109.
[2]徐浩彬,于东海,叶朗明.利用微信企业号开展川岛航线气象服务[J].广东气象,2019,41(06):63-66.
[3]吉中会.大数据背景下的气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探索[J].考试周刊,2019(18):192-193.
[4]饶生辉,刘江顺,方宇凌.中山市气象信息精细化一体服务平台介绍[J].广东气象,2018,40(03):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