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优化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3期   作者:张远
[导读] 教育事业若想发展离不开改革,良好的理念是教改基调,带领教师走上成功的教改之路
        张远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遂城第三小学 524300

        摘要:教育事业若想发展离不开改革,良好的理念是教改基调,带领教师走上成功的教改之路。其中,立德树人理念作为新时代党指导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经由正面教育实现激励人、感化人、引导人目标,通过合宜的教育发展人、改变人、塑造人,使学生能得到和谐发展,其价值可见一斑。本文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探析小学数学课堂优化模式,以期助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良性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数学;课堂优化

        立德树人理念较为抽象且概括性强,体现在日常教书育人活动中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综合素养方面相关的不断成长上,针对小学数学来讲,立德树人下的课堂要培育学生运算能力、符号意识、数感、逻辑思维、数据分析等能力,使学生能会合作、敢创新、善思考,为今后数学学习奠基。基于此,为使学生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不断成长,基于立德树人探析课堂优化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优化必要性
1.看清教育方向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并非仅需讲授数学知识,透过数学知识教师要让学生看到数学之“美”,图形之美、品格之美、逻辑之美,对学生思维、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带来影响,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优化课堂,为学生看到数学不同侧面给予支持,使教育视野得到拓展,继而提高育人质量。
2.整合教育资源
        立德树人理念突出特征是德育、智育兼顾,为确保学生能掌握数学知识并增强道德修养,通过数学学习锻造更优人格,教师要优化数学课堂,旨在整合教育资源,为数学课堂上的德育留有一席之地,以数学课程为基导入德育内容,例如为学生讲述古今中外数学家刻苦钻研的小故事,用数学家的人格魅力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直面学习困难,能在攀登知识高峰时以“勤”为径,使数学教学更有意义。
3.提升教育水平
        以往的课堂上数学教师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学生计算是否准确、是否会用算法等层面上,忽视学生心理建设,师生互动低频,知识讲解以灌输为主,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践行立德树人理念并优化数学课堂,积极解决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使教师能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出改变,调整教学方案,提升教育水平,有效完成小学数学新时代育人任务[1]。
二、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优化要点
1.教材
        数学教材是立德树人理念下课堂优化基础,教师要做到深入剖析、合理延展、适当补充,使教材育人功能性更强。例如,教师在进行“生活中的数”教学时可在课上提出问题,如“你们早上都吃的什么呀”,有的学生说包子,还有的学生说土豆饼,而后教师追问“那你们都吃了几个呀”,此时学生会报出数量,教师将这些数字写在黑板上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提问使学生明晰生活中“数”无处不在,并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探寻“数”的身影,旨在循循善诱培育学生数感及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素养,继而基于立德树人有效优化数学课堂。
2.课标
        小学数学新课标前言部分指出要推进素质教育,明确数学地位与性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体现数学普及性与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支持个性化发展,从学生情感态度、数学思考、知识技能、问题解决四大方面加强教育改革,优化学生的感受与体会,指引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更有深度。根据课标教师能科学优化数学课堂。例如,教师在进行“比较”教学时可准备手提式便携秤、苹果、玩具熊、保温杯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称重之前鼓励学生猜一猜谁轻谁重,而后进行实测,将重量写在黑板上,指引学生比大小明晰“比较”含义。

为使学生对重量的感受更为直观,教师可将苹果与玩具熊传到学生手中,让学生用手掂一掂,通过触觉加强感受,能将重量与抽象的数字联系起来,掌握“比较”的方法,继而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学会思考[2]。
三、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优化策略
1.针对教学观念进行优化
        教师要深入明晰立德树人理念,树立课堂优化意识,从主观出发展开教学优化教书育人工作。例如,教师可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加强“五育融合”,在该观念加持下使数学课堂能美育、德育、劳育等教育内容和谐并存科学育人。以“方向与位置”为例,教师可将一张简易地图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在此基础上思考位于“猴山”的小红、“假山”的小军、“天鹅湖”的小美,要怎样做才能在地图上的D点汇合,教师要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期间渗透“方向与位置”知识,引导学生用方位知识规范措辞,理顺解题思路,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输出耐心倾听、大胆质疑、和谐友善理念,使学生能在抒发己见同时接受他人的点评,在互相探讨中虚心学习,端正学习态度,优化道德修养,实现“五育融合”立德树人目标。
2.针对教学方法予以优化
        教学方法是课堂优化高效育人的关键,为此教师要丰富教法,多路径渗透立德树人理念。例如,教师在进行“找规律”教学时可运用信息化教学法,为学生播放一段数学题材动画片大耳朵图图中过节悬挂彩灯的片段,而后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图图妈要让图图按照一定的规律挂彩灯”、“同样用黄色与红色的彩灯,你还能想到其他有规律的挂法吗”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形成数学思维,在对比图图有规律与无规律的彩灯悬挂效果后感受“规律之美”,并说出自己挂彩灯的想法,借助动画片情境赋予课堂趣味性、互动性、知识性。在学生了解“规律”后教师拿出教具,有一条串有白色、黄色两色小球的绳子穿过一个不透明的纸箱,教师告知学生箱子里有8颗球,引导学生观察箱子两端小球色彩及数量想一想箱子里的球是如何排列的,在学生热烈讨论完毕后移开箱子揭晓答案,引导学生再次梳理思路,观察小球的规律,继而在游戏性较强的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通过优化课堂提高教学质量[3]。
3.针对教学评价加强优化
        教学评价是师生交互一环,在以往的课堂上容易被小学数学教师轻视,有时还会将评价与批评混为一谈,使学生并不期待教师的评价,降低教评育人有效性,这就需要数学教师立足课堂优化教评,为“以评促学”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可能性的大小”教学时可预留10分钟时间引导学生填充思维导图,在电子交互白板上展示导图,将“可能性内涵”、“可能性的算法”等视为关键词,鼓励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并完善导图,而后借助PPT展示若干课后习题,如“涂一涂,让摸出黑球的可能性更大”等,反观学生习题训练情况,在以学生为主前提下进行总结性评价,指出学生学习薄弱之处,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发挥激励性评价优势,在教评中用到赏识教育方法,助力学生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学习信心,对数学课堂充满期待,能接纳教师教评内容,在教评中学习成长,提高教师教评促学有效性,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优化目标[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优化需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旨在整合教育资源、看清教育方向、提升教育水平。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深入解读教材及课标,能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观念、方法、评价加以优化,重视培养学生数感、数学思维、计算能力等素养,能从学生情感态度、道德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着手教书育人,使小学数学课堂在优化基础上不断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呼春红."互联网+"结合"双核"创新机制优化数学课堂渗透"立德树人"策略[J].文渊(高中版),2019(9):429.
        [2]徐娟.视角更新,策略改善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8(11):3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