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3期   作者:袁正信
[导读] 分层教学是现阶段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与方法,它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袁正信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223200
        摘要:分层教学是现阶段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与方法,它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包括个体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与教学方法,以保证每个个体的学习成效。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分层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上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因材施教”这一种说法,这种教学模式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是可以利用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所谓分层教学,又可称为分组教学或是能力分组,其主要是把学生根据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因素,划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教师再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科学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合理设计,保障所有学生的能力水平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教师对学生分层时,应该始终秉承客观恰当的原则。划分学生层次的依据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结合学生日常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和判断,在此基础上进行层级的制订,最终使得学生更好的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达到提升数学课程分层教学效率的目的。以数学考试为例,教师在进行考试题目的设置时,基础试题和综合试题的比例应该合理,一般合理的试题设定是70%左右的基础性试题,在基础性试题中,思维扩展试题占10%,其余的30%为具有能力提升性质的综合试题。这样,在进行阅卷的时候,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只要完成教师的预想目标,如考试分数达到60分,就算合格;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就应该是教师通过综合考虑来进行鉴别。
        (二)教学目标分层
        首先,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所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样,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必须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使学生有一个学习目标的准则。其次,教师的教学目标确定后,教师则必须对于其中的教学目标明确重点与难点,避免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过于简单而出现的懈怠感,避免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当而使“学困生”的心理上受到打击。因此,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合理分层对教师接下的分层教学十分重要。


        (三)课堂提问分层
        数学课堂效率与问题提出存在紧密联系,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需重视面向所有学生,并对问题难易程度加以充分考虑,以分层提问的方式,兼顾所有学生。比如,关于“百分数”这部分知识,分层教学时,教师可向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某电器商城一个月共计销售空调数量为390台,较上个月多销售30%,算一算上个月共计销售空调的数量。”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是否可以结合题目绘制线段图?学生绘制线段图之后,教师继续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列出具体的算式?学生列出算式之后,教师再次提问:按照算式,哪位同学可以快速求出准确计算结果?对于此题,难点在于绘制线段图,对于基础优秀的学生自然较为简单,而针对后面的提问,大多数学生仅需积极动脑进行分析思考,便能够轻松计算解答。分层教学时,通过进行分层提问,所有学生均有机会充分展示自我,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正确回答,使学生学习自信心得到不断增强,从而使数学学习效率获得显著提高。
        (四)课后练习分层
        课后练习是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分层布置数学作业来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度、数量不同的作业。对于那些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让学生的作业难度有一定的提高。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那些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基础性的作业,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分层
        以期中考试为例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出来时,教师虽依照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级,但是,教师应当及时对教学评价进行调整。A阶段的学生以学习成绩对其进行相应的鼓励性评价,而B阶段的学生则在评价过程教师要求学生能够及格,并鼓励学生端正态度,不断提高自己。而对于C阶段的学生,教师则应当以调动其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基础学习能力为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个体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个体差异性,组织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遵循个体特点,进而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个体竞争意识、学习意识,并正向迁移到日后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瑞玲.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现[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3):34-35.
        [2]程国义.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蓝俏钰.分层教学策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J].读写算,2018(30):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