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喜
鸡西市第九中学 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信息技术与移动互联时代的带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逻辑,互联网所独具的平等、交互、跨时间地域等特点,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逻辑,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树立,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能。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体育教学相结合,可以使体育教学突破课堂的限制渗透入学生的生活之中。本文探讨了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原则,分析了初中体育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流程。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越来越读的地区具备了校外线上教学的硬件基础,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教育资源,将以往知识传授的部分转移到课前完成,在课上实现师生主体地的反转,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参与权。当下有关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文化类课程,其实体育等实践类课程也可以在教学之中引入混合教学,借助于混合式教学,体育运动理念可以真正深入学生心中,最终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一、初中体育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一)适配化原则:混合式教学主张将知识传授的部分转移到课前进行,由学生借助于微课自主完成。不过,教师应当注意线上的微课教学不是将传统线下教学的内容直接进行迁移,而是基于互联网的特点对于教学模式进行重新的塑造。学生微课的观看过程缺少教师的监督,因而应当突出短小、精悍的特点,设计内容上应当直奔主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最精准的内容。
(二)衔接性原则:混合式教学线下线上的衔接非常重要。学生的线上学习部分由其借助于微课自主完成,其学习质量参差不齐。在正式课程开启前,教师应当在线上内容与线下教学之间寻找到契合点,自然的实现线上向线下的有机过渡。
(三)沟通性原则:互联网给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提供了新的窗口,这一交互不仅仅是微课的“传”与“学”,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实时沟通,教师应当利用好互联网那个这一窗口,与学生及时就微课中的内容或自主训练时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交互,及时的解答学生的疑惑。
(四)主体性原则:课前微课助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课上的师生地位反转,真正的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应用混合式教学时应当特别重视这一点,利用好课上的实践,改变以往的“师讲生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以创造性的姿态投身到体育课堂中来。
二、初中体育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流程
(一)课前微课助学,学生自主学习要领
课前的微课学习一般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技巧传授型,教师向学生讲述相对应运动项目的基本技巧,例如在进行耐久跑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借助于微课向学生介绍跑步时的呼吸技巧、落地方式、摆臂形式等等,让学生预先根据微课的指导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另一类是体育素养类的微课,这一类型的微课大多较为专业,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收集相关内容,发送给学生安排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解,例如教师可以从MOOC平台上选取“运动营养学”、“体适能与身体健康”等课程,借助于微课打破体育与相关联学科的限制,打造综合化的初中体育授课模式。
(二)课前线上检测,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微课的学习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质量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特别的保证。课前的小检测有助于学生认真对待微课的学习过程,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动作要领掌握情况,进而更好的开展校内的教学。线上检测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立定跳远教学时,笔者会让学生在学习完微课之后,录制一个立定跳远标准动作的视频发送到微信群众,我会结合学生们的共性问题在微信群中进行二次的讲解。
(三)课上高效教学,实现学生主动参与
借助于课前微课的辅学,学生在正式课程开始前已经基本掌握了动作要领,教师在再次简单演示动作之后,可以采取更加多元化、趣味化的方式开展教学。耐久跑经常被学生们诟病项目过于枯燥,缺少参与的动力。借助于微课的辅助,教师可以将一部分课程转移到室内,带领学生一同观看我国中长跑体育健儿在奥运会拼搏的场景,以激励学生的参与动力,熏陶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还可以开展野外耐久跑、游戏“拼图跑”等多样化的耐久跑训练形式,最大程度的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田径项目的练习中来。
(三)课后线上辅学,助力学生终身发展
混合式教学的最后一步就是在课程结束之后,借助于互联网的沟通优势,在课后由教师继续对于学生的体育活动开展指导,这种课上课下相结合的引导式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终身运动理念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耐久跑课程的正常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与移动智能设备开展一场线上的跑步竞赛,学生们回到家中接住手机、手环等设备记录自己的课后跑步练习过程,分享到微信群内,以此来引导学生养成在校外继续开展体育训练的习惯,使体育项目有效地走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高祀友.“互联网+”视域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新探索[J].福建茶叶,2020,42(03):22-23.
[2]戴巧红.关于巧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3):147-148.
[3]孙传武,姚万春,赵世娟.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9(S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