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更精彩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3期   作者:张宁
[导读] 新的课业改革重视小学音乐欣赏课的设置,并且明确的提出了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张宁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中心校   533400
        摘要:新的课业改革重视小学音乐欣赏课的设置,并且明确的提出了教师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仅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音乐常识,还要建立一定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并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艺术概念。音乐教师除了做好“教书”的任务外,还要肩负起“育人”的责任,调节教学方案,活跃课堂氛围,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更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必要途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音乐感知的特点,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个维度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借助联觉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培养,从而熏陶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以及想象力。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设施不齐全,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经过本人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小学校的音乐教学设施不齐全,教师在教学中无法为学生提供较好的音乐环境,只能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小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加之有些教师并非科班出身,缺乏一定的教学手段和经验,因此音乐教学能力不足,也就很难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出现这个问题的首要原因,是学校不重视音乐课程,安排的音乐课时量少,一周只有一节或者两节课,有时甚至这一两节课会被其他任课老师所占用,学生很难有在课堂接触音乐的机会,这是很多小学面临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不科学,无法提升学生兴趣
        把音乐课定义为“教授小学生唱歌”的课,这是很多音乐老师普遍存在的看法。音乐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注重传授审美方法。同时在课堂上过于依赖于电子设备,如手机、音响等播放器,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教授正确的发音方法,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加之小学的年龄较小,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师的组织方式不当,因此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评价机制不健全,音乐欣赏能力低下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可以看做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这种评价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但是很多小学音乐老师对学生没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存在教学评价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对这首音乐给出了几种“标准”的答案,教学课堂以“老师为中心”,而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上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进而锻炼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记住了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限制了思维的发展,无法激活音乐欣赏的思维,因此也就很难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策略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校重视音乐课程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营造浓烈的音乐氛围,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首先应该增加音乐的课时,至少保证小学生每周有三次接触音乐的课程。

其次是购买相应的音乐教学设备,如钢琴、口风琴、古筝等,在这些乐器的应用中,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细胞。
        (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采用科学教学方法
        想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仅依靠教学设施的齐全、学校的重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在招聘音乐老师时,必须要求专业对口,要让科班出身的老师来教授该课程;其次是应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依靠教师的主动学习;二是学校对老师加强培训。教师通过学习获得科学且合理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课堂当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建立多元化音乐评价机制
        为了更快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教师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立科学且合理的评价标准,其中包括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乐器的认识、发音技巧等,将评后的分数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当中,以此引起学生重视,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有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不能以“老师为中心”,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教授一首新歌之前,可介绍一些背景知识,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说出这首音乐好在哪儿。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也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以此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目的。
        (四)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对周围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但是这种好奇心也有“三分钟热血”的成分,所以如何调动学生兴趣,并不断的对学生产生一种刺激,成为音乐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课上的观察发现,很多学生对音乐家的人生经历具有非常强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授“交响曲”的相关内容时,先让学生搜集有关贝多芬的相关信息,并整理成一个500字左右的小文章,在课上与同学分享。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能了解贝多芬不断地与命运进行抗争,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坚持谱写出一首首动人心魄的交响乐。
        (五)结合故事来欣赏音乐创作背景
        除了人物的经历,故事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方法,特别是格林童话、优秀传统古树等等,与学生的心理年龄比较相近,传递的是善良、诚实、孝敬等观点。例如,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二小的故事,经过细致的讲解,学生对二小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更好的感受到作品的创作背景。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导入故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侧面看起到了欣赏音乐的作用。
        (六)引入动画片进行欣赏教学
        动画片离不开多种色彩的使用,同时动画片也离不开音乐的搭配,可以说动画片与音乐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小学生对动画片具有天生的好感,并且随着多媒体设备走进课堂,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使用也更加多样化。在欣赏《劳动最光荣》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小猫钓鱼》的片段,两只可爱的小猫深深的吸引了学生,起到了导课的作用。
        三、结语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教师必须认识到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制定合适的对策,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音乐欣赏课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李琳.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20(10):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