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3期   作者:曾超云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接受了怎样的教学,学生形成了怎样的理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曾超云
        湖南娄底新化上梅街道第三小学4176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接受了怎样的教学,学生形成了怎样的理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而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提升学生品德的同时,还可以树立学生的法律观念,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灌输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课堂积极性也十分低下。而课堂积极性影响了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笔者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出道德品质高尚、法治素养良好的优秀学生。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为自己制订一个行为准则,并依据这一准则对自己进行约束,从而成长为品德高尚的人[2]。但是,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改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仍处于成长的初步阶段,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讲解课本上的内容,没有采用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学生便会觉得枯燥无味,学习激情也会逐渐降低,很难跟上教师的思路,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评价并不严谨。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重视程度不高,只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用一张试卷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成果进行测试,并根据考试成绩对其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并不具有科学性,无法使学生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如此,学生也就不会认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导致教学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加强法治教育与课程的整合
        1.多媒体技术和情境创设相结合
        在整合课程和法治教育时,教师应把多媒体技术和情境创设相结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善于强化情境的代入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法律法规的威严性,明确法律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一来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二来是为了使教学情境得到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学习内容要相对比较枯燥一些,若是没有教学手段加以辅助,学生极其容易感到无趣,拉低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我们有精神》这一内容时,教师在向学生普及法治知识时,就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以此来深化学生对法治的认识程度。
        2.加强实际生活与课程的关联
        在整合课程和法治教育时,第一,教师应加强实际生活与课程的关联。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顺应新课程标准时,还应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家庭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第二,教师要加强学生实际生活情况和课程的关联。法治从生活中延伸出来,围绕学生实际生活寻找案例,对学生法治认识的提高效果显著。比如,在《交通与我们的生活》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向同学们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故事,来说说自己对事情是非的看法,并交流相关交通知识,以此来使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和相关交通准则。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有效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6]。
        教师可以合理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案例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让每位学生都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知识[7]。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从一个板块出发,为学生准备一个案例进行讲解,然后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好组后,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小组分析,要求每个组员都要参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之间的讨论,并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小组讨论。
        理论结合生活实践,帮助学生有效理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发展还都不成熟,各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于道德与法治中的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可能难以深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中的生活化特征,将道德与法治中的一些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相互结合,从而联系生活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有效的理解,也就说明课堂的有效性在不断提高。
        比如在《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规则”这一概念可能难以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就可以将其和生活紧密结合,也就是通过生活让学生理解规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校园学习出发,在黑板上板书,上课了回到教室端正做好,上课时间不准讲话等等日常可见的规则,让学生明白一些被制定的、需要去遵守的就是规则,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寻找一些生活中的规则,让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规则并遵守规则。通过联系生活实践来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践有效的理解理论知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有了充分的理解,课堂教学就可以说是有效的。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讨教育内容,高度重视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育目标及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更好地完成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阿布拉哈提·玉山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C]//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19.
        [2]韩永霞.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4):1.
        [3]肖艳华.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3):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