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促中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3期   作者:李才鸣
[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深入应用,社会各个方面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才鸣
        东方市琼西中学  572621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深入应用,社会各个方面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在中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学生的思想,给新时代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怎样提高现阶段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是当前不可否认的教育难题,因此以信息技术为首的学科教育应发挥其该有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除教授学生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应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及良好的思想,较好地将知识、技能同思想教育融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思想健康;中学生
        
        互联网+深化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等现代科技已渗透到我们学习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已成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但现实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多数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相关教材内容不感兴趣,总感觉老师教的这些都会了、没意思、没用等。但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等却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且经常性伴随着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画面侵入学生的脑海,后果令人忧虑。面对这样的困境,信息技术教师身兼重任,我们有责任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认知社会,从而让信息技术教学较好的提升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并引导中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一、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上机操作习惯
        信息技术学科比较重视上机操作环节,操作欠妥会致使学生阅读到不健康的讯息。为防止这种情形的产生,上机操作前,信息技术教师要指导学生遵守计算机教室的规则制度,营建浓厚的学习气氛,并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操作习惯。学生良好上机操作习惯的养成期是在中学阶段,但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做个表率,不断去教化学生,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二、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真正高质量的课堂,一方面要展现课堂的魅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能改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深度挖掘他们的兴趣点,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1.施行思想教育,实现教学目的。将思想教育归入信息技术教学之中,积极地施行思想教育,不仅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还要有针对性地抓住教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思想教育。
        2.巧借生活情景,提高学生注意力。如今大部分中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很少有节约意识,生活中容易造成浪费和额外的支出。结合实际,我把生活情景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制作电子贺卡”内容的学习中,教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制作电子贺卡送给同学、老师或亲人。课堂导入环节,我播放了一段生活情景中的视频:一对山区贫穷夫妇从孩子出生到考上大学,艰辛如苦的生活画面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子女付出的不易,自己从出生至今花了父母那么多的心血。然后这节课主要学习如何为父母制作一张电子贺卡,在节日到来时作为自己最忠诚的祝愿送给他们。

学生们听后都很有感想,都想立马动手制作,学习注意力大大提高了。
        3.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易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能更好的激发学习的乐趣。教学就是师生间沟通、交流、互动的过程,营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为较好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使用了内容丰富的教学素材,并组织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团队互助中舍短取长,培育他们良好的价值观。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浸入思想教育
        现代科技逐渐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中难以缺少的部分,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学习及生活的习惯。网络世界精彩又便捷,给沉重学业下的中学生极大的吸引力,使他们为之着迷。部分中学生会在网上公开自己的姓名、年龄和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也有不少中学生以为交朋友就应该讲真话,他们不相信网络骗局,对这些纯真的中学生而言,稍有失慎就会掉进网友设好的骗局当中。
        1.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思想意识。身为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学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修。同时不断积存各种乐观、健康、向上类的教育题材,便于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说明依据。树立提升教师自身信息道德的意识,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为学生树立起优秀道德楷模的形象。
        2.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现阶段的中学生都有自己的 QQ、微信、或直播主页,由于缺乏甄别信息的意识及约束能力,很容易在网络中陷入言行放纵、沉迷游戏等缺失行为之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指导中学生利用网络,规范自身的上网行为,可以举荐部分健康的网站或论坛,延伸学生的知识范畴,让学生的思想得以健全发展。使用QQ、微信等社交工具,师生能很好的进行交心,既能拉近师生关系,又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教育学生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如有疑惑,要向老师或长辈请求帮助,并告知学生浏览网页时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比如:可以通过浏览网页进行有效学习,但不要随便透露个人信息,不要私自与网友进行会面,更不能浏览不健康的网站等等。
        3.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是教教材中的内容,更应该指导学生借用网络中便利的学习方式及资源进行有效学习,如借用QQ群、微信群或论坛等方式进行交流学习等。但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不能让学生一味地沉迷在互联网上,激励学生多参与一些与提高自身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相关的活动,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
        中学生的思想、意志、道德较为薄弱,易遭到不良信息的浸染,因而极易在网络中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中要发挥信息技术实效性的特点,并探求思想教育与信息技术课堂实践的共存,寻找二者的有效结合点,把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让每位学生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是新时代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就一定能把学生思想教育做细做活。
        
        参考文献:
        [1]张廷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
        [2]徐树中.评价一一学生前进方向的指引[J].信息技术教育.201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