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吴燕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当中,核心素养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如果能够使用核心素养的方法,那么在教育方面能够取得很大的进展。教师需要提升其自身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要有一定的了解和重视,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并且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于每一个教师都是需要重视的教学目标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渗透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提升。

吴燕   广西岑溪市波塘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当中,核心素养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如果能够使用核心素养的方法,那么在教育方面能够取得很大的进展。教师需要提升其自身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要有一定的了解和重视,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并且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于每一个教师都是需要重视的教学目标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渗透核心素养,对学生进行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015-02

        引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一般来说对于学生而言是进行更加认真严格的理论分析及实验证明,让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意识,同时了解数学的人文理念,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体会到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且能够了解到数学语言的具体构成和使用方式。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果能够提高一个学生的数学素养,那么也就是提高了这个学生的公民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素养的培养,数学素养其具体的核心是一种思想,通过对于学生的计算、测量等过程,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方式,同时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来发表自己的实际意见,提高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提升[1]。
        (二)体现小学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一般来说,就是让学生能够在义务教育的阶段,可以学会一定的数学知识,同时让学生能够获得自己个性化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数学方面存在很多不同的发展目标,而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其实主要教学目标也有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能够满足具体学习的要求,在教学的时候让数学的核心素养能够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
        (三)反应数学的本质以及价值
        数学的核心素养对于数学的价值和本质的体现是比较确切的,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数学知识当中的一些思想及解决办法,如果对于数学学习的理解并不到位,那么学生学习的时候就很难具备一定的空间感,而对于未来的数学学习就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有效地让数学学习的能力以及质量获得提升。
        二、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对核心素养设计
        教学设计一般来说,对于整个课堂教育活动是一种整体的规划及预先设计,也是让各项作业活动能够获得实施的具体前提,所以教师在拟定教学计划的过程当中,必须要解读教材,体会到編排的具体意图,同时,要准确的把握教学的具体目标,提出一些和目标相关的核心的教学素养[2]。
        (二)紧扣核心素养,组织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当中,进行一定的组织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步骤,也是教师对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在进行教学课堂教研活动安排的时候,需要按照相关的教学设计,来围绕核心素养组成一定的活动,使学生能够进行合作探索[2]。



        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的方式来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说学生在认识重量单位长度单位的过程当中,一般来说这些概念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教师很喜欢学生使用手指来对比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以此来切实感受到一些长度单位的具体表现,并且可以用手来掂一掂相应的物品具体的重量,让学生能够有更加切实体会。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的思考方式来进行相应的生活方面的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可以组织小组的同学进行一些统计活动,让学生能够使用一些已知的统计方法来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且可以进行小组内的职责分配,使学生能够相互配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3]。
        (三)加强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联系
        为了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加强对于学生数学科学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加强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联系。首先,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考察,对以往的教学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教师可以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小学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将实际生活中涉及到数学知识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和学习感受,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舒适、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可以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更加融入课堂学习中来。另外,教师还可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能将数学结论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要通过设计教学规划,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我判断,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教师的解答,有利于优化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组织学习合作小组的形式帮助学生在小组谈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及时进行改正,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批判精神和自我审视的良好习惯[4]。加强数学教学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联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还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
        (四)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引导学习和指导疑难的作用,因此为了加强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首先,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观念,意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学活动是为了服务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自我内省,总结在自身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积极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提升。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学习新兴事物,了解时事动态和市场趋势,掌握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从而以便于教师的专业能力能够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让学生进行重复地背诵和练习,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适应的教学方法,加强对于学生的关怀,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和谐关系,有利于核心素养更好地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来。
        其实,无论是背了多少遍还是练习了多少遍的知识,在学生真正毕业从事工作的时候都会遗忘,但是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形成的逻辑性思维、自我批判、自我审视的能力都会一直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仅只是一个为了优化教学成果、提升学生成绩的短期目标,而是真正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
        (五)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学习任务当中
        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前后都会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在新课学习之前,教师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而新课学习完成之后,教师会给学生安排练习作业。不管是对待预习任务和练习作业,教师都是秉承适量高效的原则,安排的学习任务数量和难度不能超过学生的可接受范围,不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学习压力。数学教师要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学习任务中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安排适量且中等难度学习任务,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够渗透学科核心的素养,对于数学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了解到学科素养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同时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渗透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春霞.新时期小学低年级数学核心素养教学分析[J].才智,2019(24):104.
[2]朱永涛.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9(24):107.
[3]孙广林.刍议小学数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J].才智,2019(24):109.
[4]杨玉赐.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才智,2019(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