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初探 金日亮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金日亮
[导读] 本文主要探讨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此次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文中根据当前科学教学现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生活实践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利用生活用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通过结合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探索科学的奥秘。

金日亮    浙江省浦江县堂头中学  322205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此次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文中根据当前科学教学现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生活实践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利用生活用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通过结合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探索科学的奥秘。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025-01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提高了对科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当代科学在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上仍存在着陈旧的内容,不能紧跟着时代的潮流发展而及时更新,导致目前科学教学仅仅存在理论阶段。
        一、当前科学教学现状
        (一)课本生活化,却脱离了当代青少年的现实生活
        当代青少年生活在城市当中,对于类似于蜡烛、煤油灯等这些看似很生活化的东西却不认识,许多同学认为蜡烛的形状就像生日蛋糕的彩色蜡烛一样。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由于当代的教材运用的实例大都是老版本,十年之间,学生的变化很大,但是教学模式和教材用具却没有明显的变化,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范围。现在的孩子都恨“聪明”,他们会玩乐高,看得懂说明书,会运用计算机,甚至还会编程,但是他们却不认识农作物,分不清小麦和水稻,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看不见,认知范围仅仅来自于外界输入,而没有主动去探索的机会[1]。
        (二)家庭教育,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代许多学生,因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被祖辈和父辈保护得太好,从小就被教育不能玩水,但是没有玩水怎么能感受浮力的作用;不用换灯泡,但是没有修理过灯泡,怎么知道灯是怎样点亮的;不能玩泥巴,但是参与农耕生活是不是也跟农耕有关系呢?父母保护孩子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同时也限制了孩子的思维。父母要做的是让孩子在体验的过程中保护孩子的安全,而不是限制孩子的行动,更不应该限制孩子的思考。
        二、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科学的研究是为帮助解决人类的生活困难,所以也可以说,科学源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的选择一些学生熟悉又感兴趣的生活例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真实情景。


这样能够拉近科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接受程度。熟悉的生活例子能够更快的打开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生活中有许多科学现象,可以将这些例子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科学教材要与时俱进,但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了解古今外的科学发展历史。很多古代发明智慧,虽然现在用不到了,但还是很多现代科技的雏形。比如杠杆、滑轮,现在常用于吊车、电梯,但这种模型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复杂,杆秤作为最基本的模型,更适合启发学生。例如,现在在一些地区,依然还用到杆秤,可以给学生展示杆秤的称重原理,从中了解杠杆原理。也可以将杆秤带上课堂,让学生体验称重的感受,更为直观的观察,思考为什么可以通过更换秤砣就可以测量不同重量的物品?为什么要更换秤砣?杆秤上的小点点又是怎样看的?
        (二)从生活实践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初中生由于积累了一部分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能够能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科学是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从人类生活出发进行探索,最后又将知识归还于生活。教育也是如此,例如在《物质溶解性》的内容中,教师为方便学生理解溶解性的定义,可以将不同的溶剂放进同一种溶质中。利用植物油分别倒入装有汽油和自来水的试管中,这样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观察到植物油溶于汽油当中,而漂浮在水面上,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此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例子,抛出一个问题给学生:当衣服上有油渍时,为什么用水难以洗去呢?为了描述这一个现象,教师用一滴油滴入衣角上,再用干毛巾擦拭,用水清洗发现不能够用清水去除油污。让学生思考需要怎么办,学生通过了解的油和水的溶解性,很快就知道是因为油不能溶于水,所以用清水无法吸取油污,而试着用汽油擦拭,发现很快就将油污清洁干净了[2]。
        (三)利用生活用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
        生活中的废旧瓶子、吸管等都可以用来做科学实验。例如用废旧的矿泉水瓶做《浮力》的实验,让学生取一只盖有瓶塞的空塑料瓶,将其按入水中,并提出问题:这时候你的手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松手后你看到的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换一只大一些的有盖空塑料瓶或空心塑料球,将其按入水中,体会手上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主探究,分别将大小不同的盖有瓶塞的空塑料瓶按入水中,并观察松手后的现象。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将盖有瓶塞的空塑料瓶按入水中时会感觉到竖直向上的托力,且大的那个受到的力更大[3]。
        结论:综上所述,文章根据当前科学教学现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生活实践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利用生活用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通过结合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探索科学的奥秘。
参考文献:
[1]刘兰会.初中生物生活化实验课例的研究与探索[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89-89.
[2]马晓黎;.生活化助力科学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9:94-95.
[3]施焕良.生活化理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