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黄秋玲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黄秋玲
[导读] 小学新课改要求,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小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只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够拥有自学能力,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学生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很多知识.应该重视这种教学理念,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本文就以微课资源的利用此为内容,对如何培养小学会生作文能力提高,提出对应的策略.

黄秋玲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新课改要求,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小学生独立学习的方法,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只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够拥有自学能力,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学生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很多知识.应该重视这种教学理念,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本文就以微课资源的利用此为内容,对如何培养小学会生作文能力提高,提出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微课资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148-01

        所谓微课,就是立足于教学基本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小段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深入吸收课堂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其形式的新颖、内容的丰富和手段的灵活鲜明,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微课资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探索和利用方式的研究,为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建议。
        一、基于课文内容开发微课资源
        教师在指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时,必须将对语文课本内容中相关资源的利用作为重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课文经过了权威机构的重重筛选,在文化内涵上由其独特之处。对于学生而言,这些语文课文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参考范围。教师在对微课素材进行准备时,可以尝试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利用,筛选语文课文中一些经典的段落与语言,融入微课资源,并根据素材类型添加适当的背景音乐,一方面,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通过课文内容与背景音乐的相互结合,还能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景氛围,让学生在观看微视频课件后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扩写、仿写、缩写等等写作训练,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小学语文中《桂林山水》一课为例,教师在设计微课后可以根据学生兴趣,让他们自主选择一些感兴趣的语句进行仿写训练,在此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再次感悟与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语感能力。而在有关《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课前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契合的微课视频,将文本中所涉及到的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等美食的制作过程用微视频课件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结合本文描述再次进行细致的观察,以突出重点,同时化解难点,在边看边读的过程中边思考与边总结,以学会从多角度应用文字向他人描述自己所喜欢美食的方法与技巧。
        二、灵活利用活动视频
        基于小学生自身年龄特点使然,对外界新鲜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参加户外活动的热情也相对较高,课余时间乐于到户外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学校为了迎合学生的这一特点,也会积极组织多元化的户外活动及竞赛等,以满足学生需求。基于此,教师在具体开展语文作文教学微课视频制作的过程中,便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集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的兴趣,对加深其学习记忆也存在积极影响,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学习语文作文写作相关知识及及技能。


例如,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将学生跳绳比赛的集锦融入进其中,在利用多媒体教辅工具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对参赛成员跳绳的动作、神态等进行详细观察。教师利用此类方式刺激学生写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对提升其作文写作水平也存在积极影响。此外,教师也需要在对学生现实生活加以充分考量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较高的微课视频制作操作,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件、细节等吸引学生注意。同时经由在日常生活素材中加入一些合适的音乐及动态图片等,也可以达到有效培养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的目的,促使其逐渐形成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对各种人物及事物的细节进行仔细观察的习惯,不仅有助于其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对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提升也存在积极影响。
        三、引导学生自主写作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写作热情,将学生写作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促使学生自主写作,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微课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写作,促使学生将写作与自己融为一体,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自然而然地提笔写作。 微课资源可以从网络上获取,也可以从教材中获取,选择何种获取方式要看教师的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会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而终止,他们课下做作业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也是学习的一部分。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将微课教学延伸到学生课后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获取与写作相关的微课资源,并定期记日记、写周记。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微课资源,要求学生在课后用手机将自己有意义的活动或者看到的有趣的人和事录下来。这种微课资源既便于携带,又容易保存,而学生也会在定期“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由一开始的抵触写作,到逐渐接受写作,并将写作与自己融为一体,自主写作,爱上写作。
        四、为学生营造真实感受
        观察不够细致,在写作时思维常常受到范文的限制,难以基于自身感受与体验写出真切、动人的语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在微视频课件的制作中,呈现各个季节的变化特点,以图片、动画等等方式将春季的生机盎然,夏季炙热的阳光,秋季飘落的黄叶,冬季纷飞的雪花这些极富季节特色的元素真实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配合适当的音效,让学生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受季节、环境的变化更迭,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利用一些短小精悍的句子描绘出不同季节的特点,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然后将其中经典的句子在课堂上集中展示出来,作为学生可积累的写作素材。以《刷子李》一课为例,在文本中针对细节的描述是非常突出与详实的,教师可以将这些有关细节描写的段落在微课中加以分类展示,为学生提供描写积累的素材,也可利用微课播放相应的动作片段,让学生将文本与视频内容相结合,加深记忆,从而获得积累。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微课作为可移动的课堂具有很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由于小学语文作文微课资源较为稀缺,建立一个微课资源共享和应用平台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制作微课时,更需要注重微课资源的选择与应用,这样才能满足小学生在语文作文学习和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雪松.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开发利用微课资源【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
【2】邓玉梅.小学作文教学的“微互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