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莫军南
[导读]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成为重点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进行分析。

莫军南    广西岑溪市波塘镇新廉小学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成为重点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142-01

        引言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受到了广泛关注。但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数学教学与生活严重脱节。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灵活的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的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缺少解题思路,无法快速解决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性格不稳定过于脱跳的时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缺少兴趣和热情,这就使得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掌握中忽视了细节的重要性,知识体系不够牢固。面对数学题时,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不能快速的找到解题思路,解决相应的数学题,无疑增加了数学教学的难度。
        1.2 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较强,缺少独立自主的解题意识。
        绝大多数的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全面的为学生讲解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从数学原理和应用题的各个环节步骤,详细的为学生讲述,缺少了对学生独立解题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培养,这就使得学生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对教师过于依赖,缺少独立自主的探究学习能力[1]。
        1.3 学生的解题思维过于单一,缺少创新和逆向思维。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题读题、相关知识的联系以及解题的过程中和结果的验算构成了整个教学模式,过于统一的应用题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思维也过于单一,缺少创新意识和逆向思维的培养,面对知识形式的转化以及不同类型题目的训练,学生无法快速的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以及解题技巧。



        2.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途径
        2.1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積极主动性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运用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不断强化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2]。例如:在《位置与方向》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制作了趣味性的教学微视频,以动画片《熊出没》的动画人物作为参照物并建立平面直角方向系,为学生讲解相应的位置和方向的知识,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2 巩固学生数学知识体系,严格解题步骤和思路。
        数学知识与应用题之间的联系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步骤的掌握状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严格和明确具体的解题过程和步骤,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题之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可以对应用题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找到解题思路,逐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3]。例如:在《长方形的面积》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对于“小明家后墙长度为15米,现用25米长的围栏进行长方形菜园的建设,请问最大的菜园面积是多少?”这道数学应用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长方形面积的公式以及长方形边长之间关系的考查,在明确了考查重点以后进行计算,长方形菜园的长为15米、宽为5米,最大面积为15*5=75平方米。
        2.3 注重解题技巧的传授,促进学生解题能力提升。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多的数学应用题训练也比不上解题技巧的传授对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升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解题技巧的传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例如:在“百分数”的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对于超市中原价为1500元的电热器,打9.5折后价格是多少?在解题过程中运算为电热器的原价乘以95%,即1500*95%=1425元,百分数乘法与整数乘小数类似。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注重解题技巧的传授,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丽.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8(23):66-67.
[2] 侯述华.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92.
[3] 林小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2):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