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陈淑芬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陈淑芬
[导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课本内容的讲解,更重要的是以阅读教学为导向,积极优化课堂教学形式,科学指导阅读方法,充分整合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使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影响至关重大,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拓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陈淑芬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苏坑中心小学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课本内容的讲解,更重要的是以阅读教学为导向,积极优化课堂教学形式,科学指导阅读方法,充分整合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使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影响至关重大,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拓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167-01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作为学习主导者的老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轻松、活跃、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营造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积极阅读、主动阅读,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极其容易被环境氛围所感染。为此,教师应将阅读氛围的营造作为阅读教学开展的第一要务。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融洽、趣味、轻松的课堂氛围,以剔除学生多种负担,使其更好地投入课堂。况且,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有利于其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竭力改善课堂氛围,具体可从如下几点考虑:第一,言辞表达。在课堂导读的过程中,做到温文尔雅,用言行举止去感化学生、引导学生,使其能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温度,而不是任务驱动,让学生轻松学习;第二,提问设问。提问设问向来是教师的专属权利,这使得学生课堂过于被动,且课堂氛围不佳,赋予学生提问设问的权利,使其主体地位显现的同时,来凸显课堂民主性,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第三,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课堂的必要环节,其不仅仅局限于提问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课堂,互动环节要做到倾听、诱导、鼓励、表达,即倾听学生的感悟,诱导学生探索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表达自己阅读后的感悟,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二、“读、写”结合法
        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这里说的写,并不是说写写生字、写写课文,而是从大语文教学观来考虑。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并把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延伸。
        例如,在教学《灰雀》一课时,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明喜欢的原因。许多同学找了描写灰雀外型及活动的句子“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他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的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当我让他们说明喜欢的原因时,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


有的同学说:“作者不但用词用得好,还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有的同学说:“作者的观察重点突出,重点观察了胸脯的颜色。”还有同学接着说:“我看作者太喜欢灰雀了,他把灰雀当成人来写。”最有趣的是王毅然同学的发言,他说:“老师,我认为婉转的歌唱中的‘婉转’和惹人喜爱中的‘惹’这两个词用得非常恰当、生动。婉转不仅写出了灰雀歌唱的声音,同时也引导我们把灰雀歌唱时的动作想象出来了。它不光脖子一伸头一抬,还有可能是翅膀和头很协调地扭来扭去才能发出婉转的声音。‘惹’字是在写了外型和唱歌之后你想不喜欢它都不可能……”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借此机会老师充分利用课前就已经布置的作业:你回家详细观察了什么动物?重点观察了它的什么?把你观察到的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下来。不一会,有的写了小白兔、有的写了大公鸡、有的写了大白鹅……不光写了外型,还写了步态、叫声以及吃相等,许多同学写得很形象、很具体。
        三、多赞赏多鼓励
        小学生韧性差,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容易放弃。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鼓励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回答精彩时,要多鼓励、赞赏。可是,学生们由于受倒年龄和学历的影响,他们在理解、感悟上,难免会有所肤浅。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浅入深出。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教师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或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或反洁归谬。即以学生错误答案为前提,推导出荒谬的结论,让学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顿悟。还有,小学生的体验水平不高,阅读兴趣差异很大。因此,语文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提供阅读素材,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查发现,影响学生选择书籍的最大原因是,他们在班上看到或听说其他同学有这样的书。研究报告指出,68%的学生选书是因为老师或同伴们在讨论某一本书,这本书在班上显得很热门。所以当老师朗读给学生听时(不论是对较幼小的孩子还是大孩子),都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找那些在班上被读过的书。
        其实,教师提供阅读素材,是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方法是我经常使用的。这个学期开学的第二周,我就到书店买了一本杨红樱老师写的《五三班的坏小子》。然后选了其中的几个小片段,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在班里读给学生们听。他们的兴致很高,一直要求我继续往下读。而我为了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就戛然而止,告诉他们明天才可以听了。他们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了。第二天,就有好几个学生去买了这本书,还有好几个家长打来电话询问去哪买的书……通过这方法,我发现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得是特别有效。到现在为止,班里已有好多学生拜读杨红樱老师的其他作品呢。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教学双向性很强的艺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师是根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还必须从教与学这两个因素上下功夫,使“教”牢牢吸引住“学”,让“学”和谐的促进“教”。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我们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笑声,充满活力,富有实效。其次,只有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引导、教学,学生才会积极配合,而只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创思维,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达到活跃而不失有序的效果,绽放出魅力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傅春燕.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8(29):119-120.
[2]张凤侠.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