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郭凤华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郭凤华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融入德育教学内容,因此需要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与观念尚未成型,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除去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启蒙外,还需要深入发掘出数学教学内容当中的德育部分,对学生的三观进行正确培养。本文对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探究小学数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郭凤华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第二小学  5254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融入德育教学内容,因此需要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与观念尚未成型,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除去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启蒙外,还需要深入发掘出数学教学内容当中的德育部分,对学生的三观进行正确培养。本文对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探究小学数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157-01

        引言: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人生当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能够对学生的知识及思想进行启蒙教育,在学生的人生当中处于极其重要地位。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也就是需要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确保学生的思想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然而德育教育在渗透的过程中仍会碰到一定的阻碍,需要教师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及时解决问题,发挥出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当中的重要作用。
        一、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数学这门课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过程中也需要寻找适合的道路进行发展。数学这一学科的实用性较强,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融合德育教育的部分,不仅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还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努力学习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德育教育的渗透还能够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在理解数学理论及公式时,对问题产生更多理性的思考。
        二、小学数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1.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渗透方式
        课堂教学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师来讲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1]。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一直沿用同一种方法进行德育教育,需要根据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适当调整授课方法,并且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师可以采用诸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如发散思维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展示等。



        例如,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除法竖式的知识内容时,部分学生会对竖式的书写方式提出疑问,此时教师需要正面回答学生的问题,并与德育教育的内容相联系作出解释。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并且对德育的教学内容有所吸收,达到了应有的教育效果。
        2.合理利用数学学科特点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明显的差异,数学的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公式及理论教学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数学教学对计算的精准度有很严格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及模式进行调整,重视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逻辑思维,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例如,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使用严谨的专业语言为学生讲解学科知识,并且讲好普通话,让学生能够听清并记住教学内容。并且教师需要注重书写时的规范,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会对教师的书写方式及习惯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必须要避免错误写法的出现,防止对学生产生误导。
        3.在实践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
        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属于启蒙阶段,所涉及的领域越广泛越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使学生的眼界得以开阔,从而进一步去探索这个奇妙的数学世界[2]。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加强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并从中获取到一定启示。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生活当中的实际事件进行信息收集,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当中的细节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学校附近行人在过马路时是否会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安排学生对看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在某一时间段当中记录下观察人数的总数,并分辨出当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员数量,制作成饼状图,大致估算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并让学生进行汇报,并从中分析这一部分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原因。通过这一实践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计算能力,还让学生在自行制作饼状图的过程当中对这一事件进行反思,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体现出德育教育在数学学科当中的积极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当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学习的自主能力,从而逐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应当深入发掘教学内容当中的德育部分,始终践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发展更为顺利。
参考文献:
[1]马翠梅.小学数学中德育渗透有效研究[J].新一代,2021,25(1):101.
[2]廖正军.小学数学教育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浅谈[J].大科技,2021,(4):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