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学生“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马璇 郭梅
[导读] “项目式学习”通过引领教师对新课标深入的解读从而形成对教材横纵向梳理成网、成结构的方式。能够构建小学数学知识的整体框架。由于小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思维思考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学生“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展开探讨。

马璇  郭梅    1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  230041;2合肥市潜山路学校  230037
【摘要】“项目式学习”通过引领教师对新课标深入的解读从而形成对教材横纵向梳理成网、成结构的方式。能够构建小学数学知识的整体框架。由于小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思维思考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项目式学习”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学生“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189-01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都依据教材上的内容分课时进行学习,学生接受到的知识孤立、零碎,存在极大的离散性,缺乏完整的结构。并且教师缺乏整体规划意识和整体解读的能力,长期围绕“点”就事论事;只强调“点”的例题和习题,只局限于“点”进行备课,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形成能力,更与课程标准、国家倡导的核心素养相距甚远。
        二、“项目式学习”的开展方式
        “项目式学习”通过引领教师对新课标深入的解读从而形成对教材横纵向梳理成网、成结构的方式。能够构建小学数学知识的整体框架,依据教材的核心本质联系小步子整合、重构教材,依据内容的不同结构类型,开发不同的课型,新知唤醒课、能力训练课、拓展课、整理复习课,提升教师整体规划的意识,让教师都能对学生的学情准确定位,找准教学起点和教学难点。引领教师依据课标、学情、教材,科学合理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分解细化单元教学目标为课时目标,努力达成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教学预设,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与此同时“项目式教学”能够改变课堂教学中“一问一答”浅层次、零散的学习方式,力求实现在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学生主体的、深度思考的、结构化的课堂学习方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的关键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一)通过设置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项目式学习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大部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感知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图形与几何这个模块开展“项目式学习”,主题是精准学情,完善结构项目引领,深度学习。


教师可以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研读教材,明晰思路,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对书本进行一个梳理,随后通过引导点拨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的品质。首先教师在上三角形课的时候可以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三角形为什么最稳定?让他们带着问题先看书学习。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学生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了解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通过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图形直观的作用,随后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学生在通过实践和讨论后得到启发:因为确定一个平面要且只要一条直线,在该直线外任意一点,即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三角形在且只能在一个平面中,所以三角形是稳定的。前面的项目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适当的布置练习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课后习题是课堂学习过程中不可跳跃的一环,课后习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力性和代表性。可以帮助学生立足课标,准确定位。最后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对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整合 ,让学生参与进课堂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导者。在自我学习与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总结,帮助他们适应新课改的学习模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通过实验操作开展项目式学习
        数学学科项目化学习中紧紧围绕以下六维度展开:寻找核心知识、设计驱动问题、设计公开成果及评价要点、设计认知策略、设计学习实践和评价要点、深化全程评价均要综合在一个单元整体中呈现。结合实践设计探究,教师可以创设实践方案:设计一个让小球用最慢速度落到地面上的装置。教师可以依照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角的初步认识”展开,围绕“如何在KT板上设计一个让小球用最慢的速度降落到地面的装置”这一驱动问题进行探究。教师首先用逐步抽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其后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方案设计、实践操作、展示计时等操作。学生通过尝试不同的角度最终得出结论:KT板的角度越大,小球降落的速度越快。所以学生们可以在锐角的范围内自行设置角度,让小球以相对缓慢的速度滑落即可。通过这个项目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角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还能在学习中促进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知识运用的思考,学生学习探究积极性高涨、脑洞大开,绘制出不同的装置设计草图,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制作独一无二的装置。
        结语
        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不同,如果光靠传统课堂的教学无法兼顾每位学生,不利于学生数学的学习。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课堂“项目式学习”,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自我学习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冰云. 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初探[A]. 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0:5.
[2]何莎.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教学实践思考——以“设计参观动物园最佳路线”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1(Z1):1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