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陈治国
[导读] 在体育课堂之中,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究已经是很多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保证正常的单元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如何行之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激发运动兴趣,自发自主的参与练习,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是学校体育的最终目标。

陈治国   湖北省老河口市高级中学  441800
【摘要】在体育课堂之中,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究已经是很多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在保证正常的单元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如何行之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激发运动兴趣,自发自主的参与练习,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是学校体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兴趣培养与疏导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005-01

        一、我国体育教学的现状
        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运动参与度,挖掘运动兴趣,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比赛教学法”在体育课堂以及学校体育活动开展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制定了学期的单元体育教学计划过后,传统教学法,学生会感觉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新授课结束,复习课开始的时段,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尚处在刚入门阶段,由于动作还未定型,没有形成“肌肉记忆”又或许是练习不够动作不熟练,导致学生很难建立自信,这样的复习课,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心理发生变化,打起了退堂鼓。通常我在单元教学计划实施之初,宣布课的内容会让学生明确分段目标,在最后都会设计一个小型的“教学比赛”来激发学生兴趣,哪怕是跳绳、短跑等等我都会对学生有一个量化测试,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其有一个竞争意识,从而重视体育课堂的认真练习。与此同时,学校每个年级会有一项着重教学的运动技能的教授成果比赛。
        二、体育教学的策略
        1、比赛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比赛教学法的应用,也使有一部分同学认真完成练习任务,但因为身体素质欠佳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教学比赛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影响他们的运动参与积极性。对于这一部分同学,体育教师在比赛开始之初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一定做好心理建设,如果是团体比赛,比如篮球足球排球,则要求这一部分没上场的同学夯实基础,练好基本功,做到熟记规则,了解专项运动术语,掌握专项基本知识,能做到“用专业的眼光”欣赏比赛,作为观众也能一同享受这项运动的乐趣。比如篮球的运球、投篮、上篮,足球的脚内侧踢球、传球、射门,排球的垫球、传球以及基本规则等等。各位一线体育教师如果也像我所在学校一样,有年级上的比赛,在前期可以设计班级内部分小组比赛,扩大运动项目参与面,激发学生兴趣,与此同时,班级小比赛也有利于年级比赛的选材,而在年级比赛上大放异彩的选手可以吸纳到校队,经过训练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提高运动技能和水平,为学校争得荣誉。



        2、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的体育教学中
        学校应该不断把高中体育教学兴趣化的具体要求补充进来,也把教学目标转变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培养。”除了课程目标的转换,不断创新教学形式。现在,击比如将剑课程在学校的体育活动课中全年级推广,更荣登孩子们最喜爱的课程“红榜”。
        好的体育课程不仅仅停留在育“体”的这个维度,在当前五育融合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学校开展体育教育工作要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适应,要融入校训文化教育、艺术教育、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等综合教育,甚至要与民间化体育项目相结合,更能焕发它的生命活力和无限魅力。同时将学校体育课程与传统体育项目融合的案例。比如:“手狮舞是非遗项目,为了传承这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可以成立了两支专业的手狮舞运动队,安排学校的手狮舞队在各类活动中进行表演,让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结语:对于体育运动高中生来说十分重要,培养高中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加愿意运动,也可以增加学生的体质,让学生明白运动的快乐以及好处。学校也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传统体育的有趣性。
        3、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心理研究表明,归属感和爱的感觉仅次于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都渴望取得成功,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第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让学生明白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从而树立良好的自信心。第二,要选择运动技能较强的学生作为榜样,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提高和进步。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产生成就感。第三,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参与体育运动。实际上,分组就会产生合作与竞争两种参与状态,而这两种参与方式都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在分组比赛时,教师采用多样化分组方式,可以按照学生性别分组,也可以按照学生兴趣分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第四,利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初中生活泼好动,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采用重复与机械的动作训练,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可以适当安排体育游戏,提高体育课堂效率。
参加文献
[1]策划、执行/《体育教学》编辑部. 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 ——“疫情下的学校体育”人物系列采访[J]. 体育教学, 2020, 第40卷(3):28-29.
[2]《体育教学》编辑部. 弘扬武术国粹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江苏省举行小学武术教学研讨展示活动[J]. 体育教学, 2019, 第39卷(12):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