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讨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张丽君
[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都不再适应现代的教学,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在初中阶段,科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初中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张丽君   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中学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都不再适应现代的教学,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除了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在初中阶段,科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初中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203-01

        科学作为初中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工作开展的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我国初中教育的水平高低。更重要的是,初中科学同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不容分割的紧密联系,因而发掘其中的生活化资源,并对其加以全面整合、合理分析以及高效利用,是提升该课程育人价值的必然选择。基于此,研讨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将生活化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经过多年的教学能够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教材的更新始终跟不上教学的使用,导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很难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所以,不能够实行教学的生活化。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要尽可能将教学内容加强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例如,教师在教学“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时,教材中所列举出的例子几乎都是学生不熟悉、不了解的地方,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显得特别的困难,为了能够使学生明白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将地点改为学生生活的地区,这样就能够促使在生活中感受科学知识,从而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
        二、运用生活物品进行实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科学内容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因此,初中科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验仪器和材料的选择,进行一些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操作,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也能让学生在简单、有趣的操作中进行科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例如,运用废弃的矿泉水瓶就可以完成以下探究实验: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浮力成因的实验(加一个乒乓球和水);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的关系的实验;惯性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大气压的存在实验;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和成像实验等。又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取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倒入少量酒精,放在热水中水浴,然后将瓶盖旋紧,将瓶口密封后取出冷却,不久后矿泉水瓶被压瘪并发出响声。取两个可以按在墙上的塑料挂衣钩相互挤压,尽可能挤完空气,叫两个学生对拉,学生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它们拉开,一个模拟的马德宝半球实验用了两个小小的生活用品就可以在课堂内完成了。这样,学生通过随手可取的生活用品,独创实验并亲自参与探究过程,增加了亲切感,体验了趣味性,深化了对知识的感悟。



        三、学会合作生活化探讨,带动课堂高效发展
        教师可以进行小组合作,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既可以互相探讨问题,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对课堂的效率以及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都有积极作用。教师应该对教材有深入的掌握,对于一些知识点的学习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具体的操作,比如,在讲解“物体为什么会下落”这节课时,可以让每个小组对物体从不同高度进行下落实验,小组成员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这种合作形式的探讨可以提升其吸收知识的速度。在课堂的教学中加入合作生活化的教学因素,可以帮助学生以一个更好的学习状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当中,促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进行生活化的科学实验教学
        生活化的科学实验操作方式简单,便捷性强,能够使学生从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出发,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生活化的科学实验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科学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合理设置生活化的科学实验,让学生准备大叶植物,准备透明的塑料袋和氢氧化钠溶液,将大叶植物放置于黑暗位置一昼夜的时间,采用不透光的黑纸片对叶片进行遮盖,并采用固体氢氧化钠放置于塑料袋之中,对枝叶进行密封处理,将大爷植物放置在阳光下进行几个小时的照射,并取下叶片,对遮光的黑纸片进行去掉,并将叶片放置于烧杯内部,进行隔水加热,对叶片中的叶绿素进行脱去干预,经驼色后的叶片置入清水中进行漂洗,漂洗后滴加电业,对叶片颜色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通过这一实验内容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实验中对植物光合作用进行观察,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到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科学知识进行升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五、布置生活化的科学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之下,作业内容重点在于对学生知识记忆、理解以及掌握的考察,忽视了对其实践能力与情感要素的培养。基于此,在布置科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必须有效融合生活化的要素,即从知识的整体架构入手,结合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并检验科学知识,最终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将科学问题放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另一方面则需要借助于各种同实际生活关联密切的实验、调查以及探究活动。
        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所以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更好地将科学知识体现并且贯彻,促进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陈晓东.初中科学学生实验数据采集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0(05):8-9.
[2]陈桢.初中科学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0(04):133.
[3]朱燕.浅析初中科学课堂导入的原则与方法[J].考试周刊,2020(08):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