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金华星
[导读]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得以有序前进与发展的基础,更加是我中华民族不竭动力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弘扬并且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展开过程中,小学教师要依据小学生年龄方面的特点,关注实践活动所具有的趣味性与可实操性,把中华传统文化导入到日常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继而达成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弘扬的实教任务目标。

金华星   浙江省绍兴市柯灵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  绍兴  312085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得以有序前进与发展的基础,更加是我中华民族不竭动力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弘扬并且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展开过程中,小学教师要依据小学生年龄方面的特点,关注实践活动所具有的趣味性与可实操性,把中华传统文化导入到日常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继而达成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弘扬的实教任务目标。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传统文化;弘扬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047-01

        现今,许多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我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意识非常浅薄,缺少相关的教育导引。许多小学生都知道中华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意义重大,但是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及民族精神非常丰富,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思想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育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与世界观念,并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一、写字习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汉字是我大中华文化的基础性媒介载体,其拥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使其的人对汉字是非常尊重的,他们觉得练习写汉字的过程,也是自身严于律己修心养性的过程。所以,在习字、写字的日常实践活动过程中,小学阶段教师要让孩子感悟到古代中国人创造字的智慧,与中华汉字中所蕴含的魅力,并且在练习写字的时候,学习到做人基本的理念。
        (一)习字为载体对古人智慧深入领会
        汉字通常有6种造字手法,就是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形声、象形,这每一种造字手法都是中华古人智慧的产物,通过汉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予以传递。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小学教师可以运用指事、象形、形声与会意这集中造字手法,来导引小学生习字,并且引导他们从中感悟我国古人在对汉字创作,及汉字演化中所展现的智慧。为了使小学生们体验到汉族创作的美妙与神奇,小学教师可以引领小学生,展开关于识字竞赛猜字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一些和象形字有关的视频图片播放,例如,树木、太阳、水等,让小学生猜想和此图片影像有关的文字,导引小学生对汉字演化的过程展开想象,教师可以给答对率最高的小学生予以奖励,这样能够带动小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性。小学教师可以先出示与太阳有关的图片,让小学生积极猜想这是何字,再带动小学生展开想象,太阳转变为汉字会使啥样的,并以此为题,让他们在纸上展开描写,导引小学生发现太阳,就是根据太阳的具体形状转化而来的,这类型的文字就叫做象形文字。小学教师通过趣味化的语言来对事物展开描绘,在引领小学生习字的同时,还让小学生意识到了我国汉字的创作及转化过程,引发小学生对汉字展开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习字学习中华古人精神风范
        小学教师为了使小学生明白写字的重要作用,可以定期组织毛笔字竞赛等综合性实践活动,首先指导小学生写毛笔字时候的正确姿势,再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字帖让他们对其进行临摹,并且教师要对临摹效果好的小学生进行表扬。通过带动小学生习字来对他们做事过程中的专注力进行培育。从写字的姿势里就能够看出来我国古人做事,及做人讲究严谨端正的态度,小学教师可以适时教导小学生做事与说话要守礼仪,做正直的人。在对小学生展开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其中,让小学生在书写字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二、运用中国传统节日宣扬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普遍具备好奇心理与动手实操的欲望。所以,小学教师在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对日常生活情境的创设,将教材中内容知识和日常生活相互结合。运用中华传统节日对实践活动情境展开创设,把中华传统文化导入到节日情境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更易被小学生所喜爱与接纳。
        (一)通过动手包粽子活动对屈原精神展开学习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底蕴。小学教师可以在端午节日来临的时候,组织小学生举行“粽子比赛”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生动手包粽子以前,小学教师可以先向其讲述粽子的来由,诗人屈原与粽子的关系,再延展到屈原所具有的爱国情怀。小学教师导引小学生包粽子,同时向小学生普及端午节的来源,及爱国诗人屈原生前的事迹。通过带动小学生来叫粽子的起源,让小学生认知到爱国诗人屈原,了解屈原对祖国的真挚热爱情感、对唯美主义的追求,并从中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坚强勇敢、勇于奉献自我、忠诚于国家的文化精髓,继而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怀。屈原的爱国精神值得学生们学习与敬仰,通过粽子比赛的开展,了解端午这个传统中华节日的来源,使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意识获得了增强[2]。
        (二)通过春联赏析活动融入传统文化
        春节也叫做过“年”,是中华最为重要的传统民族节日之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寓意着我国老百姓,对万物更新的愉悦心情,满是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与向往。春节里有很多长久流传下来的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比如贴春联、除夕夜守岁、祭祀祖先及灶神、走亲串户拜年等。春联是过春节时,每户人家必须预备的物品,也是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的首要选择。小学教师可以在春节来临之前,给小学生布置相应的收罗春联语句方面的任务,还可以让小学生参考自己收集到的春联语言内容,对其展开模仿写作。然后,小学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举办有关春节的“春联鉴赏会”综合实践活动,让小学生上交运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从互联网络上采集到的春联,或者自己创作的春联,通过欣赏与解析春联,引领小学生融入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在日常生活细微过程中,找寻中华传统文化的踪迹。教师还可以组织小学生以春联为主题,展开“春联比赛”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小学生们自主动手书写春联。在进行实践活动中,不止使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获得了锻炼,还使小学生的思想情感获得了陶冶,继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拥有着上下几千年的悠远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持续适应教育新趋势,在小学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要担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任务,以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让小学生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蕴意。在小学综合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样才能够使中华传统文化获得传承与弘扬。以期使小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李春林.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创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初探[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69-70.
[2]刘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的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 2021(04):65-66.
[3]张宝荣.试论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8):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