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周荣军
[导读]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通过提出一些改革的对策来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此次研究选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为文章提供事实依据。通过对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地理的整体水平。

周荣军   浙江省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  321035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通过提出一些改革的对策来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此次研究选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为文章提供事实依据。通过对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地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039-01

        前言
        高中地理主要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主要内容,地理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这样的课程特点使得教师在实际课程开展过程中,需要对新兴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探究和创新,方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本文此次研究的内容对丰富我国高中地理课堂改革的内容具有理论性意义,对指导当前高中地理的改革方式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大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地理学习积极性不高[1]。由于地理知识内容比较繁多,灌输式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差。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提升地理学习能力。
        (二)课堂氛围较压抑
        高中地理知识量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知识的讲解,导致地理的课堂氛围长期处于压抑、严肃的状态。学生在压抑的教学环境进行学习,容易出现抵触心理,久而久之,容易对地理产生厌学现象,不利于学生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三)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将教学侧重点置于学生地理成绩的提高上,并不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导致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易出现走神现象[2]。事实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如若地理教师持续性的忽略学生的参与度,很有可能会加剧学生走神的情况,不利于学生提高地理水平。
        (四)理论与实际联系度低
        多数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地理理论知识讲解的比较透彻,但是在进行教学时不重视联系实际,导致教学与实际脱轨,使学生将地理视为较难的科目,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提升地理学习效率。
        二、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丰富教学方式
        为了丰富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


由于高中地理的知识综合特征比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方式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能够有效协助学生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为了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采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等,使学生对地理的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
        (二)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了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异之处并给予适当赞扬与肯定,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自信心[3]。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致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再次讲解、多次讲解。
        (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根据地图识别地形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辨认。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地理问题的师生探讨,在师生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就会大大提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演化”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了解的地球演化相关内容复述出来。结合学生回答的内容,教师进行适当的纠正与肯定。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事实上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教师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
        (四)提高地理知识与现实问题的关联度
        为了提高地理知识内容与现实问题的关联度,教师可以在教学时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地理教学的展开。通过提高教学与现实的关联度,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地理并非是虚无缥缈的,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提升地理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引用温室效应进行课程的情境引入。近年来关于温室效应的讨论愈演愈烈,学生对于温室效应一词并不陌生。通过温室效应引入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对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
        结论
        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中提出的几点建议,主要围绕高中地理,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这对新时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下,将会出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作为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海滨.浅谈高中地理教师应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J].高考,2020 (01):164.
[2]冯璐.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17 (34):81.
[3]吕琳琳.提升教学模块效率,提升高中地理课堂质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2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