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杨昌沛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杨昌沛
[导读] 在现代化教育理念当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驱动法的教学方法正是对这一理念的贯彻实行,问题驱动法以问题为核心展开学习内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结合理论与实践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着学生的主体地位,本位将结合实际对问题驱动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杨昌沛   湖北省恩施市小渡船中学  445000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理念当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驱动法的教学方法正是对这一理念的贯彻实行,问题驱动法以问题为核心展开学习内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结合理论与实践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着学生的主体地位,本位将结合实际对问题驱动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问题驱动法;初中物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036-01

        问题驱动法是以问题核心,但学生解决问题不是其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生参与其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起到辅助性作用,适时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牢固知识,构建适合他们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教学观念陈旧
        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还是用原有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讲授知识,他们根据自己教学多年的经验来教导每一届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每个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在现有的物理教材中内容没有紧跟时代发展,各个知识点单独成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单一的将物理理论知识讲给学生,而没有说明每个知识点之间潜在的联系,也没有结合现有的关于物理领域的新知识,以至于学生的实操能力弱,缺少举一反三的能力[1]。
        (二)学生实践能力偏弱
        物理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科目,他和政史地的背诵理解有着很大的区别,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物理的理论知识不足以让他们学好物理,物理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找出运用到物理知识的地方能够做到更深入的思考研究,发现其中相关联的现象。现在的各个地区经济水平发展存在差异,教学环境也各有不同,这些客观因素也间接影响着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而作为物理老师他们的个人素养和教学能力对学生有着更为直观的影响作用。
        (三)学生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不同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影响他们学习的因素,但是保留学生的天性是现代化教育中应该注重的问题,在应试教育下过度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千篇一律的课业讲授也会麻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热情。如何将二者之间的矛盾点转化成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连接点,需要老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驱动法的提出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在物理教学中得到合理运用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加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应用问题驱动法
        (一)老师树立正确教学观念引导学生
        一个学生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学习能力更离不开老师的用心教导,如今“以人为本”是教育理念的核心,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储备型人才,在培养他们成才的过程中老师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首先,老师要明确自身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尽最大可能保留他们天性同时帮助他们学习到知识;其次,认识到学习成绩只是考核本班整体水平,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其中一个因素,不能过重的诠释成绩的重要性,要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最后,将物理知识融合到生活实际中,引发学生的联想,运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前提,在任何一个科目当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关键性的一环,在物理教学中,以北师大版本教材为例,有一章节是关于声现象的学习,字面理解就是声音的各种传播以及声音传播的介质,教材中也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文字信息,但是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能够做到过目不忘并且举一反三,通过问题驱动法,老师可以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关于声现象是如何传播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会得到不同类型的答案,老师借此为学生讲述各个结果间的差异会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去理解这一物理现象,既能理解理论知识又能增加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合理划分学习团队
        学生是一个概括性的名词,面对着学生各个不同的个体如何能保证教学质量是每位老师都格外关注的话题,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应该适当找到对物理方面有着浓厚兴趣的同学,让他们在学生这个集体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采取小组模式进行互助学习[3]。例如:在“机械和功”“简单电路”等章节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但教学设施有限面对众多学生,老师可以将其划分几个小组,让学生围绕所学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再进行汇报。各个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沟通得到一个最符合的答案,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勇敢的表达自己得到的观点,老师从中发现问题给予针对性的解答,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让学生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如此不仅促进了师生关系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比老师传统的讲授更有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在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为了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老师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物理的误区,将问题驱动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物理知识虽然有些是抽象的存在但仍然存在于实际生活当中,要善于发现和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是有助于自身发展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顾跃辉.问题情境模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2019,6(03):214
[2]王攻建.导学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制作与应用[J].理科辅导,2014(10):102
[3]左薇薇.问题导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2015(1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