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感统游戏提高智力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个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靳晓东
[导读]

靳晓东   湖北省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  湖北  十堰  4420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066-01

        一、问题的提出
        智力障碍儿童多数存在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情绪行为障碍等。由于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社交沟通技能等方面发展的严重不足,导致智力障碍儿童存在问题行为,严重的日常生活将会受到影响。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过程中,感统训练,有利于帮助儿童融入集体生活并提高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小宇,女,5岁,精神发育迟滞。家长沟通后得知,吃饭要喂,穿衣要帮,入厕要颠。协调差,走路容易摔倒,语言少只会简单的叠词如,爸爸、妈妈等。祖辈包揽了家务劳动,忽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觉得孩子吃饭穿衣慢,就一手包办,缺乏锻炼。
        (二)研究对象的评估分析
        1、对研究对象感觉统合能力的测量和评估
        台湾的郑信雄教授根据中国文化背景,将几种综合症状检查表合起来,编制成感觉统合检查表。感觉统合发展检查表是ayres感觉统合失调综合症状检核的综合。量表由58个问题组成。按“从不,很少,有时候,常常,总是如此”1—5级评分。
        2、研究对象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如下总评分:16分
        ●无需依赖 总分0~3分 可自理
        ●轻度依赖 总分4~8分 少部分需要他人照顾
        ●中度依赖 总分9~18分 大部分需要他人照顾
        ●重度依赖 总分19分以上 完全需要他人照顾
        3、评估结论
        研究对象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现象。生活自理能力中度依赖。
        三、干预过程
        感统游戏干预策略:
        通过“感觉统合评估结果”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分析发现感觉统合重度失调。针对缺陷和问题,设计适合的感统游戏,干预措施计划周期为半年,每周5次,每次半小时。
        训练目标:改善各感觉系统的功能,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注意事项:1、游戏中渗透一定的认知内容。
        2、丰富游戏的形式,动静结合。
        3、尊重儿童的体验,及时转换活动。
        4、保证适当的运动量,注意安全。
        训练内容
        1、进入教室,脱鞋、穿罩衣
        2、小宇分别在睁眼和闭目两种状态下完成肢体各关节的多种活动。韵律操《动起来》《小星星》等。
        3、听教师指令指认身体部位,认识身体。
        训练目的
        本体感的刺激认识、并活动身体,为穿衣、梳洗等生活活动做准备
        主题活动。
        1、感统游戏万象组合,平衡木(走)——搬运海洋球(蹲、起)——钻圈(爬)——过障碍(跨)——时空隧道等
        2、滑梯,滑板爬行,乌龟爬
        3、袋鼠跳,穿脱跳袋
        4、坐好练习用筷子运送物品(海洋球、乒乓球等)从一个小桶到另外一个小桶
        前庭功能、本体感、触觉过分综合刺激;为吃饭、如厕等一些生活活动做练习动作放松活动。
        四、干预效果
        经过四个月对个案感统游戏的训练,个案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
        个案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其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五、启示
        感统游戏实施原则
        1、儿童为中心;尊重智障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
        2、兴趣性,坚持兴趣为主导,有意识的处理训练与兴趣的关系。
        3、创造快乐的训练环境,设计快乐的训练项目,体验训练过程的快乐。
        4、积极支持,被接纳是儿童的基本需要,以满足儿童“获得肯定”的心理需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