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尼玛翁姆
[导读]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展现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促进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措施。为此,教师要重视提高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不断促进该教学目标的实现。

尼玛翁姆   新龙县城区第二完全小学校
【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展现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促进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措施。为此,教师要重视提高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不断促进该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050-01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各门基础性学科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的标准与规范。对于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学科来说,也同样如此。本文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详细介绍了传统教学活动所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最终满足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教学中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有趣的竞赛、课本剧表演、精彩的辩论、电教手段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进而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学习情境之中。其次,巧妙引导,善于倾听。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
        对于小学生来说,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他们才能在宽松而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把小游戏也引入到课堂上,通过做游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并在适当的时候也加入到学生的游戏之中。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在游戏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遇到問题时师生一起商量解决,对学生的不同看法要尊重,以使课堂气氛一直处于和谐的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建有效的教学模式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是极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一门课程,因此我们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年龄层次,探索不同而又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想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则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每堂成功的课都有一个好的开端。一堂课开始的质量如何,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方向和效果。在上课之前,教师应当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迸发出来。在教学之中,则需要创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投入其中,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知识。


每一名学生若是能有效参与到一节课,这堂课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而融入课堂之中,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在新课标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得每一名学生能够将视觉、听觉充分调动起来,对于新的事物有更具象的认识,使低年级学生有一种真正成为创造者的成就感,让学生在自己的行为活动中学习到新知识。重复的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多元化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读,写,固然重要,但是一些小游戏,小活动的形式,则可以锦上添花,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也能使低年级的学生们更好的掌握新的知识。
        四、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教学中很少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种固守不变的教学观念,所造成的教学问题之一便是课堂教学氛围的沉闷。严肃、枯燥的教学氛围,很容易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并进一步打击学生的学习劲头。新课改教学要求中指出的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恰恰能够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营造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小组。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小组的人数划分为4-5人。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同时,要尽量做到任务明确。比如:在设置《找春天》这一篇文章的教学问题时,教师就可以设置“作者到哪里去找春天?”“作者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互相交流对春天的感受”这样的问题和任务。在教师明确的引导下,学生从具体的问题出发,逐渐对春天有了细致的认识。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进一步感受春天,并将对春天的感悟和具体的人物、事物相联系,从而拓展和提升了解文章的精神内涵,使学生明白“春天”是具有生命的、有感情的。
        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文章中的每一个字符都具有无穷的魅力,都能引起学生无限的想象力,教师教授的语文知识如果缺乏活跃性,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受限,从而对学生学习语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去学习领悟语文的精髓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星月异。多媒体教学运用广泛,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等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授课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语文知识形象化后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和进步更大。
        总之,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语言艺术的驾驭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在课堂上能更加高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同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特殊性,每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心灵都需要更加谨慎地呵护,才能更好地帮助低年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如何讲好每一堂课,对每个教师而言都是永不止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政霞.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才智,2014(18).
[2]李英.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