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徐红忠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更加重视起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知识,语文教师除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进行提高,也就是需要将树德与树人工作同时进行,将立德树人理念贯彻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当中。

徐红忠   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  322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更加重视起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知识,语文教师除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进行提高,也就是需要将树德与树人工作同时进行,将立德树人理念贯彻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当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部编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076-01

        引言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对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在学生掌握词句应用方法的基础上,开展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需要在对学生讲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文章当中深刻的含义所在,并深入剖析文章背后的深刻思想感情,让学生从中获取到一定的感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就是初中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本文对德育教育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几种途径进行研究。
        一、引入名人事迹,加强德育渗透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相应的名人事迹,如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少年鲁迅、居里夫人等[1]。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在将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过后,需要应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关著名历史人物的事迹展示给学生,并且让学生通过聆听,从中理解当中的时代背景,并体会到这些人物本身存在的优良品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知识内容展现得更加直观,还能够让学生对人物的优良品质及高尚精神进行学习。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当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是对人物的正面形象进行描绘,另外也存在许多的经典反面代表人物,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讲解的内容,对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延伸扩展,让学生同时对正反面人物的对比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是非观。
        例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部分的内容时,需要让学生意识到不能像文章当中的负面人物进行学习,并且分析出他们产生错误思想的原因。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对相关知识的讲解而从中学习到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二、融入个人情感,强化亲情观念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当中,有一节课为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与父亲的一个生活片段。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片段不仅展现出了人世间宝贵的亲情,也展现出了父爱如山的深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调动自身情感,将情感融入到课文的朗读中,通过动情的朗读,将文中所包含的深深思念与感动传递给学生,通过深情的朗读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当学生融入到课文情境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总结,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回忆与父母之间的生活点滴。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反应,适当地选择一些学生发言,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进一步烘托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代入感。这样可以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的感受,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的亲情观念。
        三、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教书育人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新课改强调了在立德树人下教师要积极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热爱、尊重、珍惜生命,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2]。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内容当中,还包含部分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些课文时,可以引入课文中的历史背景,阐述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结合这些环境特点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相印证,这样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最终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的图片,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视频、图片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在学生阅读过文章后,教师可以暂时不对文章中蕴含的深意进行总结,而是向学生提问“作者的这篇文章是在1941年创作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为什么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要详细刻画白杨树的形象,但是最后为什么又描述了楠木?两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作者的用意到底是什么?”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结合时代背景阐述自己的想法。人类在进步,在不断地发展过程当中更应该对历史进行反思。语文教师需要在课上引导学生产生出对文章内容的思考,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高度。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语文学科的各类知识是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分析文章内容及情感能够理解到更加深层次的思想内容,并且产生出一定的情感共鸣,对日后的学习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语文教师需要将德育教育与语文的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做好学生的引路明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及道德素质而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鲁遐国.解读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J].基础教育论坛,2020,(9):15-16.
[2]刘嘉燕.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19, (36):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