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多样化教学策略分析 刘欢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刘欢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形象定位,正在新教学理念下悄然改变——教师更应重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专业化水平,用全新的技能伴随全新的教育理念,创设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灵活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刘欢    广安市前锋思源实验学校  638019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形象定位,正在新教学理念下悄然改变——教师更应重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专业化水平,用全新的技能伴随全新的教育理念,创设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灵活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样化教学;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096-01

        多样化教学是针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而言的,所谓多样化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跳出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积极贯彻新课程标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创建新型、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为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多样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首先,多样化教学有利于拓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灵活学生数学学习思维,拓展学生数学分析问题的思路,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数学课堂环境。
        其次,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数学知识积累量。
        最后,多樣化的数学课堂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懂得“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小学数学多样化教学策略分析
        (一)贯彻新课标,构建新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同时提倡数学教学中创设轻松、开放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能够轻松的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数学学习意识,为多样化数学课堂的构建以及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教学目标,拓展教学方法
        多样化数学模式是针对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而言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以及未来的学习需求,选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保证课堂教学多样化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的提升。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为例,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三方面明确了教学目标;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感受到美来源于生活的道理;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心理品质,使学生能够建立起主动学习的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助故事中的小动物解决问题呢?在森林运动会上,小白兔和小灰兔要比赛跑步。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裁判员大象伯伯正在宣布比赛路线。“请运动员小白兔沿第一块草坪跑一圈,运动员小灰兔沿第二块草坪跑一圈。”小白兔一看着急地说:“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小灰兔的长!(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图片进行展示和分析,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动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到底是小白兔跑的距离长,还是小灰兔跑的距离长。
        通过多媒体情境和师生互动情境的创设,学生开始积极的进行问题的讨论,得出了小白兔和小灰兔经过的路程长短情况,从而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和学习;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顺势提出“周长”这一概念,引导学生自主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尽管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不要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要通过引导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分析错误原因,找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能够促进小学数学课堂多样化,而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三)多样实践活动,保证教学效果
        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首先要与课堂内容相符合,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选择形式合理,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数学教学内容应用于具体生活实践当中,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四)多创设问题情境,开发学生智力。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方式来实现。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其中一种,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质疑或者是疑问,才会促使小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的方式,沿着一定的数学思路得到最终的答案。因此,也可以说,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开发小学生智力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因而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数学教师通过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塑造小学生的良好数学思维。所以,教师在实践中应当多向小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促进小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多样化教学策略,如分层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情境教学等方式,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方面,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黎晖.乘“多法”之舟创“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学的乘法多样化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