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陈启敏
[导读] 数学思维贯穿人的一生,大到学术研究,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小学生的大脑处在成长期,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尤为重要,它是开发人思维的重要阶段。建立健全的数学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敏捷思考能力,为以后思维的延伸有重要意义。认识到重要性的同时,深入的探究落实的举措,从而更加精准的明确教学方向。

陈启敏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双才镇贾家小学
【摘要】数学思维贯穿人的一生,大到学术研究,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小学生的大脑处在成长期,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尤为重要,它是开发人思维的重要阶段。建立健全的数学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敏捷思考能力,为以后思维的延伸有重要意义。认识到重要性的同时,深入的探究落实的举措,从而更加精准的明确教学方向。
【关键词】数学思维;体现;小学数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093-01

        引言
        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作为基础学科,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思考,对于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对问题思考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力,数学思维更是其他学科领域的基础。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模式的培养,都需要仔细探析。学生的思维模式启发,启发措施,是一个长远的探究课题。
        一、培养数学思维的必要性
        我们都知道,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几乎在我们所有的教育领域,举足轻重。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跟数学在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不可分割,并且数学某种程度上可以启发人的思维转换模式,比如一个数学题目,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让人的思维活跃,启发人从各个角度切题深入思考。再者,随着教育程度的加深,我们学习的领域更加广阔,物理化学等的研究,也需要良好的数学知识作为基础[1]。
        放眼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生活,大多数的科技创新研发,数字化、自动化在生活中快速延伸,要适应这样的大环境,数学思维变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更是站在思维启发的起点,所以要更加认识到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形成
        小学数学里对于数学思维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认识数学。老师教导学生从简单的接触数字,让学生将事物用数字的形式在大脑里形成印象,具体的数物体的数量等,并且认识数字顺序、大小等。其次,指导学生用数学来进行计算,学生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建立起最初的数学思维,运用数学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在计算的过程中,慢慢形成思路。再者,学习用数学解决既定的实际问题,将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数学问题。比如“鸡兔同笼”等经典的数学问题,数学慢慢体现于各类生活问题,让学生思维进一步扩展。最后,学生通过基础的学习建立了基本的数学思维模式,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思考和总结,让数学慢慢深入到生活,不局限于成绩等简单的体现形式。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和举措
        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并且要求思维要灵活地转换,然而每个人的大脑灵活程度是相差甚远的,尤其对于小学生,大脑发育不完全,在有些问题的思考上存在局限性,所以合理且有效地引导形式十分重要,对于这个问题,小学老师可以从这些方法入手:
        (一)需要有具体的引导方式
        给出一个问题,有的学生能够快速得出答案,但是有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得出答案,甚至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需要启发学生,换角度思考,比如把问题中涉及到的人或事物,引导到生活中学生具体接触的人或事物身上,换同理却不同概念的东西,让学生从自身或者和自身相关的事物出发,比如《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准备课对于数字的认识当中,课本内容中将数字“1”具化为一面红旗,老师可以将其具化为一支铅笔等身边学生常接触的物体,产生思考,进而得出答案[2]。
        老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思考,把主导权给学生,从解决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解决一类问题,由点成线,由线成面,慢慢形成完善的思考模式,不光要解决问题,更要学会总结。
        (二)将枯燥的学习兴趣化
        大多数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很难集中精神参与到学习中,而且自我控制能力不高,所以,兴趣化的引导很重要。首先,老师要严谨地课前备课,将需要教授的课程在大脑中演练一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哪些地方学生可能出现理解的盲区,或者哪些内容比较枯燥,从而加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加入课堂情节交流互动,知识小比赛,解决问题速度的竞争活动等。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站在主导位置,只注重了“教”而忽视了教育的主体部分“学”。对此,老师可以多引导学生思考,参与学习讨论,让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在课堂中大胆参与讨论,把学生的思维带动到学习中,积极得引发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对理解能力不高的学生,更要善于引导,找到学生理解的盲区,帮助学生自信学习。
        (四)增加交流
        老师和学生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模式,小学生不善于表达,所以老师要更加细心发现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问题,很多数学问题的设定,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老师不善于和学生交流,学生的问题积累,使学生慢慢失去学习兴趣,老师要观察学生的理解能力高低,并及时沟通,让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
        (五)用心设计问题
        在完成教学的同时,设计一些适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课堂上提出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问题,让学生活跃地思考,课堂之外,适合设计一些贴近生活,让学生亲身去实践解决的问题,比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第三课关于“测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实践去测量身边的课本等具体的物体,学习的同时,去实践操作,加深记忆。也可以设计一个启发下一课题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先探析,在下一课题进行的时候,学生便能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盲区,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概括的来说,数学思维是一个富有深度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实践,不停地探析。站在小学数学这个出发点,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更要学会自主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快捷轻松的学习方式,从而热爱学习,有信心去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敏.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探析[J].软件:电子版,2017 (4):79-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