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的发展建议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季月英
[导读]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之下,小学教学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调整。教学不再只注重对书本知识的传授,更兼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小学美术教学中,剪纸作为优秀传统的代表被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小学美术剪纸教学存在的各种困境,为剪纸教学的传承与创新提出可行建议。

季月英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一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之下,小学教学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调整。教学不再只注重对书本知识的传授,更兼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小学美术教学中,剪纸作为优秀传统的代表被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小学美术剪纸教学存在的各种困境,为剪纸教学的传承与创新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传承与创新;建议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185-01

        一、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美术学科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剪纸更是把二者高度地融为一体,小学生比较好动,普遍喜欢实操性较强的美术课,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利用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在活动中找到成就感。比如我在上三年级的《动物乐园》剪纸课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进行绘画,把它们想象中动物的样子剪出来,充分尊重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另外,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剪纸视频,让学生明白剪纸的前世今生,以便对剪纸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视频中感受剪纸艺术的文化气息。视频观看结束之后,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与视频主题相关的剪纸创作,把学生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剪纸操作、感受传统文化、陶冶艺术情操。
        二、讲述剪纸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艺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剪纸大多数都是就地取材,来源于生活实际,通过人为加工使剪纸呈现出不同的意象特色。剪纸本身就是跟我们的传统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如果学生能够根据日常生活发挥想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意向,教师应该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我们可以请相关领域专家或民间艺术者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向学生讲述剪纸这类民间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史,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剪纸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联性。这种对剪纸文化的讲解还可以穿插到其他的相关课程中,比如:在讲解泥塑时,可以给学生强调,泥塑和剪纸都是民间艺术,二者蕴含的文化以及自身具备的特点具有相似性和相关性,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形式的民间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由于剪纸艺术教学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技巧,新课程改革倡导因材施教,教师需要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积极了解自己的学生,在心里有不同层次学生的优缺点,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同时,使用不止一种的教学方法,以求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美术课堂应有的价值和效果。教师应当以教材作为蓝本和基础,使用多元化的方式展开具体的教学工作。例如,在我国信息科技力量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教师可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具体的视频内容、图片内容的展示,以供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分析。


其次,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教师应当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具体的教学工作。只有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就小学的美术课堂而言,其教学方法相对较为灵活和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外,游戏法、故事法、情境教育法等都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与社会联动,聘请具有专业手艺的艺术家进入课堂带动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学生具体的操作中应当尽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内容进行创作,避免无意义、无价值的剪纸作品出现。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特定的节假日如除夕、端午等,利用学生自身制作的剪纸作品进行教室的布置。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还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团结小学班集体。
        四、丰富课堂新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活力
        近来,听到最多的词就是信息技术、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等。它们是教育教学方面一种新的代名词,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微时代”,我们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剪纸教学呢?
        在教学《剪纸喜花》这课时,播放家家户户过年的视频,并伴随着背景音乐,学生的目光一下子被大屏幕吸引。上课时教师仅靠播放视频是不行的,而是要结合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有效性是主要的,其次有趣。导入中应用多媒体播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过程中,教师进行示范时,学生不方便进行观察,多媒体就能够将细节呈现在大屏幕上,方便学生看得清晰,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要做到趣味和效率兼容,那么制作微课时就免不了创新,只有将趣味性的互动和适当的游戏引入微课设计中,才能丰富课堂,提高效率。同时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选择不同时间段导入微课。如:情境导入、旧知导入、问题导入、实验导入等。
        五、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首先,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如果直接进行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懂得剪纸艺术的基础知识,从而让学生对剪纸艺术有初步的印象和了解,为后续的自行创作夯实基础。同时,也能通过有效的基础知识论述,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达到更好的美术课程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在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背景介绍后,教师可进行具体的展示教学。可利用实体展示以及多媒体展示的双重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模仿和学习,掌握全面的剪纸艺术创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将演示折法、剪法及装饰纹样的剪法进行具体的展示,让学生进行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做好自身的创新变化,从而实现以剪纸艺术为抓手的美术课程的课程价值与课程目标。尤其是在课后作业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而非局限于课后的作业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深化美术课堂、剪纸教学的意义,并使学生能够继承和宣扬我国宝贵的传统剪纸艺术文化。
        总之,少年强,则国强,孩子的发展才能促进祖国美好未来的发展。剪纸艺术走进小学课堂,能够深化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剪纸艺术这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得以应用,释放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申晓彤,刘玉杰,李民.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47):217-218.
[2]李文贞.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剪纸艺术教学的重要性[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1):2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