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探索,在课堂中成长——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陈芫芫
[导读] 本文结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通过探索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思想,落实核心素养,让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

陈芫芫   浦江县七里中心小学  322201
【摘要】本文结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通过探索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思想,落实核心素养,让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195-02

        一、引论
        (一)问题提出
        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包含“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阅读能力由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四个方面构成。阅读品格包含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阅读技能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二级目标对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是“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养成阅读的习惯”。因此,在小学阶段积极开展阅读教学更加成为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入中年级后,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慢慢从词汇过渡到语篇。同时,在各类考试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渐成为考查的重点。然而,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会出现方法单一、过多地讲解生词而忽视了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的情况,英语教材中的阅读部分在教学中也没有被有效地利用,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也局限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小学这个关键阶段,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为以后阅读任务做充分准备。
        (二)概念界定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通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听说读写思想语言技能获取、处理和传递所需信息;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从这个意义上出发,阅读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的接收性技能,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获取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作者与阅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思想交流的过程。
        (三)研究意义
        英语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核心内容之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启蒙期和关键期,对以后的英语学习起着关键性作用。阅读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还能促进听、说、写等其他语言能力积极地发展;另外,阅读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逐步形成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能营造有效课堂,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帮助学生善于、乐于了解异国文化,拓展实践空间,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阅读教学现状
        笔者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把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时间少,效率较低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阅读时间的保证对英语学习尤为重要。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学需求,创造性地利用阅读资源,提供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小学阶段每周只有三节英语课,当中包括词汇、句型、语音、故事、练习、考试等内容。阅读时间的缺失,导致阅读效率大打折扣。
        (二)应试导向为主流,违背学生语言发展规律
        小学是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但当下片面追求高分率为主导的“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仍存在一定的影响。四年级伊始,测试卷就出现各种难度很高的阅读理解题(甚至三年级就接触类似题型),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时,偏向相关应试技巧的训练。这忽略语言本身的输入和输出,不符合儿童语言发展特点。
        (三)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造性
        育人价值是核心素养的基础。阅读教学除了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外,更应凸显课程的育人价值。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无疑是听听读读练练,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忽略了语篇本身内容可挖掘和再创造的地方。虽然大部分孩子对英语阅读的热情还算高涨,但随着年龄的增加、难度的增大以及学业负担的加重,越往高年级,反复单一的阅读教学形式必定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影响。
        (四)忽视“以生为本”的理念
        现行整齐划一的阅读教学无视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性,用其形式统一、目标统一、任务统一的标准衡量每一个学生,让有差异的学生完成无差异的内容,这样无疑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屠宰场”,结果不是发展而是压抑,甚至是摧残。如今的阅读教学没有弹性,缺乏层次,这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久而久之,两极分化的情况会越来越多严重。
        上述弊端的存在使得阅读质量偏低,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些甚至抹杀了学生对学英语的兴趣。


同时这些弊端与新课程改革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显然也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优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三、阅读教学实施的思路与策略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思考了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主要应该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这三个方面出发,探索提升小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方法。
        阅读前:
        (一)重视阅读前的热身活动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阅读对象的了解,教师要积极创设读前热身活动,让全体学生处于一个积极准备阅读的状态。如在教学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How do you feel?的Read and write前,结合Robin and ant的故事,我就运用关于weather和feeling的mind map让学生头脑风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输入了大量的词汇记忆,然后再展示名著书名如《Robinson Crusoel》《Ugly Duckling》等的图片导入问题:Do you like reading stories? Now let’s begin our story trip.这样学生就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入阅读教学中。
        (二)选取合适的阅读题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规定,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于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梳理文章思路,探究文章内涵的能力。所以教师在选择适合于小学生阅读的教材时,应给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选择一些易于理解的,实用性较强的文章。在开展阅读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先就文章中的一些单词进行讲解,让学生记忆一些相关性较强的单词,除此以外,还可以考虑培养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句型分析能力等,让学生养成理解文本内容的综合能力。
        阅读中:
        (一)注重阅读中的情景化教学
        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过程缺少真实的情景,学生不能把学过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建立起联系,只是把知识符号化,只是把知识符号背熟、认知、复述,去对付考试,就很难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如在教学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How do you feel?阅读Robin and ant的故事中,我以生动的动画展示Robin和ant的对话片段Suddenly, he hears: “wait, wait, wait”“P... P... P... Please, don’t sit on me. W... W... W... One day, I can help you.”并设置问题How does the ant feel? He feels afraid.接着提问Will Robin sit on the grass? If you are Robin, what will you say?让学生预测结果,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动画情景故事,学生真正地感受了情景的趣味性,进入环境,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二)创设分层的阅读情境
        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不同,将英语阅读材料分层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阅读教学的方式。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有限,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除了通过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以外,教师还应该给他们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
        例如:在讲解一篇文章的时候,名字叫做《Cinderella》,老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展开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重点:
        (1)Where is the party?
        (2)Who can not go to the party?Why?
        (3)让学生通过认真的阅读文章,填充一下的内容:
        Cinderella______(try)on the shoe,and it ______ (fit). There is a party at the______(prince)house.
        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都能回答问题,加强了他们对于文章阅读的理解能力训练,增加了他们的成就感,可以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学的过程。
        四、结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这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实施有效阅读训练,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突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继续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品格养成、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探索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让学生真正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蔷.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英语学习,2015(05).
[2]王蔷.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学习,2017(02).
[3]王小会.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朗读教学的重要性[J].泾川教研,2017.
[4]李明远.基于阅读课教学的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基础教育,2016(05).
[5]王凤琴.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