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韩英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2月   作者:韩英
[导读] 雨,细细密密,老天在弹奏一曲普世绝唱。如果说风是弹指,那雨就是琴弦;如果说,风是丝竹,那雨便是诗行。这深秋的雨呀,细细的,轻轻的,不惊不扰。

文/韩英

        雨,细细密密,老天在弹奏一曲普世绝唱。如果说风是弹指,那雨就是琴弦;如果说,风是丝竹,那雨便是诗行。这深秋的雨呀,细细的,轻轻的,不惊不扰。我守在窗前听雨,独享这午后静谧的时光。这时,忽然会想起一首唐诗,亦或是一阙宋词,在这清浅的光阴里,和着这细雨霏霏,细细地斟酌,这诗忽然就觉得意境深远,这雨,也便韵味悠长了。听,细雨敲打着窗台,偶尔间杂着一丝丝风声,他们在诉说着什么?是传奇的故事,还是尘世的忧伤!飘在玻璃上的雨水渐渐汇成水珠,然后悄悄地滑落尘埃。隔窗望去,那一排银杏树在雨中愈加清新而素雅,树叶是那样的金黄金黄。那些瑟瑟的落叶,簇拥着抱成一团,辗转、飞旋。
        午后的时光,静静地流淌,我在静静地听,听着雨声,忽轻忽重,忽急忽慢,仿佛是这时光悄悄的挪移声。此生,我喜欢听雨,从春天听到冬天;从少年,听到中年。听春雨的细腻温婉,想到了烟雨江南,想到了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听夏雨的热烈浪漫,我会想起高山流水,飞虹瀑布,大浪淘沙;听秋雨的缠缠绵绵,我会想到那悠长悠长的雨巷,那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姑娘;听冬雨的凄楚薄凉,我会想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细雨如丝,飞入心扉,心,也变得柔润,情,也变得温和。这些年,我从雨中走过,不忘驻足聆听,雨,让一颗浮躁的心变得沉静;雨,让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变得细腻而深情。



        小时候的我喜欢躺在床上听雨,那是难得的清闲与惬意!这个时候,可以不必去田里割草,也不必担心学习的压力,可以名正言顺地偷一次懒,就赖在床上不起。床头摆上几本书,顺手翻上几页,朱自清的散文,老舍的小说,也只有在这个雨天可以拿过来读一读。其实读不了几页便扔到了一边,不如就静静地听那窗外的雨,淅淅沥沥,打在瓦檐上,“啪啪”作响,就愈显得周遭的静谧。那时候觉得时光很慢,岁月很远,我有充足的时间用于遐想,仿佛天不老地不荒。后来渐渐长大,更喜欢在窗下听雨,午后或者是黄昏,偶尔会感到一丝寒凉,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许是生而为人的脆弱的一面便会在这个雨天袒露。也会在某一个午夜被雨声惊醒,忽然一阵凄惶,雨声蔓延至心底,童年,故乡,那些逝去的,和依然健在的亲人,一幕幕闪现在眼前,回忆,有苦涩,也有温暖。
        也许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也许听到了太多的雨声,人到中年忽然把一切都看得很淡很轻,更渐渐地喜欢了那种“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意境。四季变迁,人事消磨,唯雨声常伴左右。 此生,愿做那个听雨的人!做一个云淡风轻的人,做一个谈笑风生的人,做一个听雨听风的人,如此,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本文作者韩英,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2016年开始网络创作,先后在《海外文摘》、《散文选刊》、《中国散文家》、《参花》、《皖北晨刊》、《春泥》等数十家纸媒和微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一百篇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