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依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2月   作者:罗舒林
[导读]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高涨,他们迫切想要独立,但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此时,同伴依恋作为同伴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满足青少年对安全感的需求。虽然目前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开始关注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但是对于青少年的相关实证研究更多集中在对学业成绩、成就目标等的关注上。

成都市新都区扬帆学校   罗舒林  610500

摘要: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高涨,他们迫切想要独立,但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此时,同伴依恋作为同伴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满足青少年对安全感的需求。虽然目前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开始关注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但是对于青少年的相关实证研究更多集中在对学业成绩、成就目标等的关注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其次研究了同伴依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同伴依恋;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同伴关系、学习压力等是罹患焦虑、抑郁共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由此可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同伴关系尤其是同伴关系质量是影响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伴关系的好坏也会影响自尊水平的高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者在人际敏感或同伴关系方面表现出困扰。在青少年阶段,其社会化任务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关系的发展,父母和同伴都是青少年社会关系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是其人生中第一个亲密同伴关系,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同伴依恋的重要性日趋突出。
        1.同伴依恋的概念
        同伴依恋是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因信任性的交往而长期建立起来的一种亲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都视对方为自己的亲密朋友,能够毫无保留地给予对方支持与帮助,并逐渐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情感联结。同伴关系如果是稳定发展且具有持续性的,便能够在必要的时刻为双方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正向的依恋态度,这种依恋对象可以是亲人、可以是同伴、或是其他的重要他人。在踏入青春期后,青少年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在校园里得到了迅速发展,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弱,并将注意重心逐渐转向同伴或家庭以外的交互。因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校,所以同伴逐渐成为除家庭外影响个体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逐渐取代了亲子关系互动的主要位置。在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逐渐个体化、稳定化,同伴关系在青少年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影响。青少年时期个体与同伴的亲密性会随着年龄年纪的增长而趋于稳定,能够稳定因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急剧变化而产生的恐惧与焦虑,亲密的同伴友谊正向影响了青少年的社会性和人格的发展。
同伴依恋是依恋的一种类型,依恋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亲密感寻求,即个体会有亲近依恋对象的倾向;安全基地行为,即个体将依恋对象视为一个可靠的温暖的安全基地,并以此为中心对外界进行探索;避风港行为,即个体将依恋对象作为safe house,在遇到危险或冲突时个体会通过其获得安全感;分离痛苦,即在不是出于自愿情况下与依恋对象分离时,个体会抗拒这种分离,并会感到痛苦。同的依恋风格对同伴关系质量也有着显著差异,拥有安全同伴依恋关系的青少年更有自信能够拥有良好的同伴交往,孤独感更难入侵他们,而长期拥有不安全型依恋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交流困难,消极情绪等社会功能发展问题。



        2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
        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同伴依恋质量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伴依恋水平越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个体的同伴关系迅速发展,同伴依恋是同伴关系发展的重要表现。随着步入中学阶段,个体的依恋对象转向同伴,同伴成为青少年依恋的重要对象。同伴依恋良好的个体自尊水平高,能够良好的与同伴互动,从而社会适应能力强于同伴依恋较差的个体。对于青少年而言,学校是个体度过时间较多的场所,同伴更是个体在学校这一场所接触最多的人群。学生正处在“第二逆反期”,面临着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来自同伴的支持能够有效减少个体在青少年期出现的急剧变化带来的焦虑和恐惧。个体与同伴的亲密关系即同伴依恋能够满足情感寄托的空缺,促使个体形成安全性依恋。
        3同伴依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心理资本调节了同伴依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相比于高心理资本水平,同伴依恋对低心理资本水平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更大,随着同伴依恋水平的增加,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有所减弱。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希望、乐观、自信、韧性)在高低水平下均能在同伴依恋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综合来看,同伴依恋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并且随着同伴依恋水平的增加,调节作用有所减弱。一般说来,心理资本较高的个体,其成就动机较强,遭遇压力时更多的将压力视为挑战而非威胁,赋予压力以积极意义,倾向于采取积极、成熟的压力应对方式,能主动掌控其情绪状态,较少地遭受压力事件的不利影响。相反,心理资本较低的个体在遭遇压力时,对负性信息可能持有更多的注意偏向,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不能很好地调整其负性情绪,以至于在压力面前垂头丧气,从而体验到较多的消极情绪。心理资本水平能够负向预测消极心理健康指标,并且能够在其它变量对心理健康指标的消极影响中起到减缓式的调节作用。高心理资本水平的个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信与乐观,不会因挫折而长期陷入某种情绪状态,即使同伴依恋一时遭遇挫折,也因为个体心理资本的影响,不会对这些信息进行过分加工,从而减少了负性情绪的出现或持续时间;相反,低心理资本水平的个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的自卑、信心丧失,从而当同伴依恋不良时,会内隐的联想起过往的失败经历,进而可能较长时间沉浸在消极情绪中,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同伴依恋已被许多研究证明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预防保护性因素。基于以上研究,研究青少年的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是有必要的,探讨是否能够用青少年同伴依恋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并解释同伴依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对于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青、邹泓、刘艳等.中学生同伴依恋的特点及其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社会交往目标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
[2].琚晓燕、刘宣文、方晓义.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174~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