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的对策思考 方毅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2月   作者:方毅
[导读] 近些年,因为国内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加之社会岗位有限,大学生就业难现已成为客观事实。针对这一新问题和新状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条件,该工作如何有效实施与开展,便成为当前极具紧迫性与重要性的现实问题。

辽宁鞍山师范学院  方毅   114000

摘要:近些年,因为国内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加之社会岗位有限,大学生就业难现已成为客观事实。针对这一新问题和新状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条件,该工作如何有效实施与开展,便成为当前极具紧迫性与重要性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对策;
        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实现顺利就业,是国家与学校始终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个人角度而言,顺利就业关乎着学生个体生存和发展。基于家庭角度而言,顺利就业与家长十几年的投资与心血能够获得回报息息相关。基于学校角度来看,学生顺利就业与学校办学质量、水平及效益呈现正相关,亦是学校社会认同度的充分反映,与学校发展前途和命运密切相关。基于国家与社会角度来说,顺利就业关乎着能否落实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社会格局能否始终保持稳定。
        1.大学生就业指导基本内涵
        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源自美国,是美国Parsons(帕森斯)所提出的职业指导理论。罗杰斯与萨帕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基础上,顺利完成了从职业指导向生涯辅导理论的转变,并将其发展为成熟化的生涯辅导理论,最终成为发达国家与地区现代职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理论基础。所谓就业指导,亦被称作职业辅导、求职择业指导或者职业指导,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方面而言,就业指导即以求职者个体意愿、特征及社会职业等需求的充分协调为基准,指导与帮助求职者明确积极就业观,并为求职者选择职业,帮助其准备就业。同时,基于求职者在职业岗位中求进步与求发展的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知识与技能,属于综合化的社会咨询服务。
        2.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2.1过于注重学生就业率,轻视学生实际需要
        一直以来,就业率都是评价高等院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主要指标,亦是高考生择选学校和专业的关键标准,所以,国内各所高等院校均对毕业生就业率高度重视。诚然,关注毕业生就业率,立足于大学生群体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本身并无不妥,但若过于注重学生就业率,忽略大学生个体现实需要,就业指导工作则难以真正发挥实效。并且,就业指导教师若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大谈就业率问题,在较大程度上会导致学生们形成逆反心理,认为学校实施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提升就业率。除此之外,部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于日常工作过程中,并未充分重视倾听大学生诉求,也没有利用师生交互缩短彼此间存在的距离,导致教师难以全面掌握学生们对于未来择业和就业的实际需要,进而无法指导大学生们清晰明确且科学合理地规划个体未来职业目标,最终使得学校就业率难以有效提升。
        2.2倾向于就业压力转移,就业质量逐年降低
        基于经济学理论视角而言,新时代社会就业现状与经济增长趋势具有密切联系。


现阶段,国际经济形势并不容乐观,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深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现象所影响,生成了内部架构调节还未完成以及外需不振的格局,房价始终高居不下,我国内需拉动不足,同时社会保障制度还在不断建设与完善,这些诸多客观因素均造成了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国内各所高等院校乃至国家均针对毕业生就业颁发了诸多新政策,旨在缓解当下社会就业压力,例如科研助理制度、扩张研究生招生规模、推行毕业生见习机制、呼吁大学生参与西部建设以及招聘大学生村官等。
        3.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对策
        3.1转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理念
        新时代下,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应明确推动大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的就业指导工作理念。职业生涯指的是某一特定过程,该过程涵盖职业技能习得、职业爱好养成、职业岗位选择等,指的是个体一生的职业工作经历。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教师应积极学习与吸收西方前沿化理念和相关理论,及时转变、更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具体来说,应逐渐从以往“授之以鱼”的工作理念向“授之以渔”的工作理念转变,把追求人职和谐与人职匹配充分融合,从而让其成为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全新理念。与此同时,在就业指导工作当中,教师应将大学生视作工作实施与开展的根本和基础,有效帮助大学生群体落实个性和职业完美有机融合的现实需求。
        3.2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在大学就业指导工作中,教师应加强个性化指导方法的应用。首先,就业主题讲座是现阶段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模式,但是就业与职业规划主题讲座亦是大学生们最不感兴趣的工作模式。这便产生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和学生需求脱节的问题。以往就业指导工作普遍考虑学生群体存在的共通之处,工作模式个性化不足,并未在工作过程中贯彻因人而异的思想,从而难以对于学生个体实施针对性指导。然而,事实上每名学生均具备其差异性与特殊性,均具备自身个性和优势。所以,教师应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深入发掘每名学生潜质,实施针对性就业指导。而对于就业指导工作,教师除了招聘与讲座等方式外,还可开展个别咨询、开发培训课程与团体咨询等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其次,借助网络技术实施就业指导工作。现如今,网络在社会大众生活、工作甚至学习中的地位不可替代,而大学生对于新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学校可以此为契机,借助网络技术,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实现网络化与现代化发展,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真正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学校可积极构建就业中心网站,组织多元化线上招聘活动,进而延伸学生们就业渠道,推动大学生群体实现顺利就业。
        4.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质量和高素质人才支撑,而培养高质量和高素质人才正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主要办学目标。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转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不仅有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还可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曼林.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9(01):156-157.
[2]周熙,刘琛,瞿明丽.基于“三全育人”思想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9(12):44-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