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游戏化——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浅析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2月   作者:连雅彤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小学生学习的最佳途径是实践,实践活动是将理论知识进行运用的途径,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基本活动。在小学体育中进行探究学习正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行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浙江温州乐清市虹桥镇第三小学  连雅彤    325608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小学生学习的最佳途径是实践,实践活动是将理论知识进行运用的途径,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基本活动。在小学体育中进行探究学习正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行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措施
        引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体育技术动作。在学习过程中,传统教学中反复训练的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丰富的趣味环节,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态度,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激发他们探究体育技术动作的热情,使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提高身体素质,推动体育教学的高效进行。
        1开展趣味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体育训练项目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苦与累,还感到枯燥无趣。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生硬死板的教学方式,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活用不同运动项目的优点,开展趣味性游戏活动,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减轻负担。教师要结合训练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比如,很多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玩的“老鹰捉小鸡”“我们一起开火车”等游戏活动,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提高自身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在练习短跑时,很多学生感受到比较枯燥,课堂注意力分散,他们跑了几分钟感觉无趣。于是开展“障碍跑游戏”的形式,让他们跨越小土墩、小栏杆、山羊等,并采取小组合作训练的形式,学生们你追我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过程之中,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意识
        学生只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师的适当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也可以积极探索自主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创新性和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同步提升。同时让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实践,成为课堂自主的探究者、参与者和实验者。例如,在进行前滚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自行思考球体和立方体谁滚动得比较快。从而让学生自主领悟出要尽量抱头,将身体变得圆滚,这样才能滚得更快的道理。同时教师除了让学生们根据实际经验进行思考之外,还可以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多滚几次思考这个问题,学生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的有兴趣。而且相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和学习也更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设计体育游戏,提高体育锻炼效率
        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在发展学生体育综合素质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教材中涉及的体育运动项目,还要让他们通过锻炼熟练掌握正确的体育技术动作。在锻炼过程中,复杂的体育技术动作和反复的练习都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使他们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把锻炼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熟悉所学的技术动作,最终达到正确掌握、熟练运用的程度。


例如,在教学“1分钟跳绳”时,教师让学生掌握了跳绳的技术动作后,可以设计跳绳比赛,规定时间为一分钟,让学生站成一排同时跳绳,看看谁跳的最多。还可以设计“跳绳接力”,把学生分成两队,每队的队员人数相同,每队一次选出一个学生,每个学生跳100下,完成之后下一名学生拿过跳绳继续跳,哪个队的所有队员先完成,哪个队就获得胜利。在激烈的氛围中,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熟练掌握了跳绳的技术动作,并通过参与游戏比赛增强了他们的下肢力量,提高了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
        4科学实施丰富化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
        我国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活动应以“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四点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教学方向。同时,“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现代教育战略、科学教育体系进一步对包含体育课程在内的小学教育提出了“健康生活”“实践创新”“责任担当”等综合性人才培养要求。由此,在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活动之前,小学体育教师应先设置出综合化、发展化的教学目标体系,并将这一体系灵活融入丰富的教学活动当中。例如,从“增进身体健康”这一角度,小学体育教师应注重学生肌肉力量、身体协调性、反应能力、动作速度等多种身体能力的培养,进而针对不同的身体能力培养目标,合理配置沙坑跳远、球类运动、萝卜蹲游戏、短程接力跑等活动内容。同时,体育教师还需对运动与游戏的强度、时间进行合理控制,以免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一角度,体育教师可设计出对抗竞争、情绪调节等多种功能的课堂活动,如拔河游戏、闯关游戏、太极拳练习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树立积极的拼搏精神、竞争意识、自控意识等;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这一角度,体育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性的游戏活动,如二人三足、袋鼠跳接力等,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协作观念与社交能力;从“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这一角度,体育教师还应将科学的体育知识、健康理论、生活规范等内容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全面实现学生知识眼界、生活素养的丰富发展。
        5因势利导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应对课堂中的突发情况。因势利导是要根据事情发展的情况,向能够达到目的的方向进行引导。对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找出其中富有积极意义的因素,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缺少安定性,对于课堂学习缺乏集中力,意志不坚定,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所以在进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时,常常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教师要利用因势利导的策略对教学中的突发情况进行及时处理,调整原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通过对突发状况的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新的教学方法,以完成原有的教学目标,保证课堂的完整性。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正处于重要的转型阶段,当务之急是解决应试教育的遗留影响,将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现代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一方面,应通过宣传教育、沟通反馈等手段,转变学校、家长、学生等各方人员的偏误观念,将体育课程提升至文化课程对等的地位水平;另一方面,应强化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的丰富性,为学生构建出有用且有趣的体育教育环境。这样就能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乔治.正确归因学习动机促进小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提高[J].运动,2014(5).
[2]王华.浅谈培养农村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
[3]王国林,祁玉萍.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2011.
[4]马聪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有的语言艺术[J].考试周刊,2015(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