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对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3月   作者:朱娇颖
[导读] 音乐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对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有着较好的影响效果,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则应当充分发挥音乐的价值作用,以将积极、快乐的健康心境传达给学生。

浙江省浦江县花桥乡中心小学   朱娇颖

摘要:音乐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对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有着较好的影响效果,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则应当充分发挥音乐的价值作用,以将积极、快乐的健康心境传达给学生。本文将以人音版三年级上册为例,主要分析了音乐对于外来子女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育;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教育中,心理教育作为教师应重视的核心部分,在开展音乐课程时,应充分发挥音乐渲染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使得学生得以在此期间快乐、阳光、积极的学习成长。
        一、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状态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心理形成的初始阶段,亦是尤为关键的时期,其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未来。因而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生心理健康形成阶段,家庭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对于外来务工子女而言,其心理健康程度相较于正常家庭较低。在心理问题上,其常常所体现出来的心理,大多为孤僻、暴躁、叛逆;亦或是自制力较差、缺乏信心等等,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源自于家庭因素[1]。外来务工子女多是从农村到城市,或是远离家乡城市,父母忙于工作与子女缺乏沟通,对子女的关爱不足,甚至由于工作原因长期无法与子女见面,从而缺乏对子女的教育,加之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年龄尚小,思想意识处于启蒙阶段,对于是非缺乏判断力,久而久之,学生在心理上则逐渐产生心理问题,从而在性格上、行为上有别于其他学生。
        二、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丰富情感体验——积极乐观
        艺术的学习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等特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信心,能够在挫败中通过不断的克服,从而掌握艺术技能[2]。音乐教育亦是如此。例如,音乐《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教授中指导学生进行演唱时,其中两个乐句的旋律非常相似,学生在学习时难以较好的把握各自的区别,从而很难做到音准。在此过程当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同练习,结合多媒体音频示范以及钢琴伴奏,经多次反复练习之后从而寻找出问题所在。在反复练习过程当中,学生不仅不会觉得累,同时还能够在音乐的引领下增加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再如,在乐器的演奏学习过程当中,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忙于工作,经济相对拮据,且闲暇时间较少,因而学生校外学习乐器的机会几乎没有。而音乐乐器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学生对于乐器演奏的学习具有较高的热情,因此,当教师在课堂上演奏乐器时,学生则非常开心。


即便是具有莫大的学习困难,如指法难以记忆、视奏能力不足、练习枯燥等,学生对于乐器的热情仍然较高,积极面对困难。这样的学习过程体现在生活方面,亦是对于学生心理上的教育指导,以使得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以积极勇敢的态度面对困难。
        (二)提高学习兴趣——终身学习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主要是以教授学生基本的歌唱能力。因而在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听唱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时则可结合肢体动作,让学生通过律动表现音乐。例如,《噢!苏珊娜》的音乐学习中,教师则可让学生模仿牛仔的样子,边唱边做弹吉他的样子。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旋律节拍,同时,在配合动作表演的过程中亦是能够对歌曲产生了较高的兴趣。再比如,在赏析《牧民新歌》时,在做简单的曲式分析时,学生难以快速把握曲式旋律,教师则可将具有代表性的旋律用动作表示出来,并教给学生,进而当歌曲播放至哪一部分时,则可让学生将相应的动作表演出来,从而分辨曲中的旋律,感悟乐段之间的区别。在此过程当中,通过游戏表演的方式进行音乐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外来务工子女亦能够在音乐氛围以及游戏表演的影响下,逐渐变得活泼开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三)提升音乐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音乐作为艺术类别之一,具有陶冶情操的功能。对于外来务工子女而言,其接受音乐熏陶的机会相对较少,其所能够接触的通常为时下较为通俗的流行音乐,比如网络红歌《小苹果》之类的洗脑歌曲,并不适用于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而童谣、儿歌等音乐中,含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同时亦具有一定的寓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充分发挥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歌唱的同时,学习欣赏音乐,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比如,在第二课《草原上》的学习歌唱中,引导学生体会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在第五课《妈妈的歌》中,感受来自妈妈的爱;在第六课《四季童趣》中,体会童年的快乐...等等,从而通过学习、欣赏音乐,领悟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影响有着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教师要运用好这一课程资源,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强音乐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应当关注于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变化,给予学生更多的耐心与关爱,并适时调整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燕婷.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对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12):24.
[2]李璐. 试析小学音乐教育对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 民族音乐, 2017, 000(006):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