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效科学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3月   作者:朱旭珍
[导读] 科学是一门以动手能力、实验探究以及思考能力为共同组建的科目。开设该学科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培养其发现问题与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义乌小学   朱旭珍

摘要:科学是一门以动手能力、实验探究以及思考能力为共同组建的科目。开设该学科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培养其发现问题与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然而从传统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教师教学思想过于落后,在教学中并不重视科学学科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所以学生在启蒙阶段就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学生。基于此,本文章对核心素养视角下高效科学课堂的构建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科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小学课堂是学生启蒙时最重要的途径和平台,加强小学生的启蒙教育有利于对学生今后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小学科学作为实践性和创新性极强的科目,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加强和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注重在科学课堂中对学生的引导,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引起学生的质疑,在推动科学教育时培养学生自己去揭开科学神秘的面纱的意识,从而达到科学教育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动手观察,切身体验,总结科学原理与规律,让学生在观察中进行分析,在动手中验证自身的想法。从而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说实验”“演示实验”的做法,而是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观察、动手,积极进行合作探究,不断积累探究经验,提升探究技能。例如,在学习“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实验,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橡皮泥浮到水面上。橡皮泥是学生们经常接触的物品,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学生们用刻度杯、记录表进行测量,认识到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因此,实验教学必须要引导学生动手和思考,让学生积极探究。这样,学生才能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科学结论,产生探究兴趣,增强探究信心。
        二、实现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观察素养
        在学习“天气与植物”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基于教材中几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来设计一些教学的任务,在学生课前或者是课堂上来完成。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为学生布置观察近两天,或者是最近一个星期的天气状况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前的阶段掌握基本的知识,完成观察结果的积累。而在课堂上,教师则可以布置观察植物的任务要求。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简单地了解课文中的一些内容,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班级内的一株或者几株植物进行观察,并且撰写简单的观察报告和日记。在完成课堂观察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展示。


而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不对其内容和形式、方向等做出要求,鼓励学生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完成记录。在展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并且给出学生提高观察能力的具体建议和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观察习惯能够养成,观察能力也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极度活跃阶段,这个阶段学生活泼好动,且很难集中注意力。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特性,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有利于调动课堂的高效性与互动性,学生在沟通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活跃自身思维,有效避免出现思维束缚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蚕的生命周期”这部分内容时,我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将其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不同层次学生比例基本相同,确保学生在交流中有所收获。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相关问题,即“蚕的生长过程是什么样的”,结合问题强化学生传递知识,提高其思维意识,让其放飞自己的思想,始终保持童心。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潜能学习知识,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辅助作用,间接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利用信息技术演示,辅助学生透彻理解
        在“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学中,教师设计导入性语言:大家每天都要吃早餐,中午肚子又会感觉到饿,吃的食物去哪里了?又是怎么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学生自由讨论和交流,然后师生均拿出一口馒头放入到口腔中,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一幅人体轮廓图,以动画形式把馒头也放到口腔,要求他们仔细咀嚼,感受馒头离开口腔后会去哪里,并用手摸一下脖子,课件中展示人体食道的位置。接着,教师继续通过信息技术以动画形式展示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引导学生仿照动画画出草图,组织他们讨论食物消化需要的器官、特点及作用。
        结束语
        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策略的实施至关重要,科学素养的形成并不是简单的对书本知识的了解,而是将科学探索的精神内化于自身发展之中。相对的,对学生的评价也不仅仅只是一纸成绩单,单一的评价方式容易抹杀学生对于科学的热爱,教师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身上的科学潜质,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获取科学经验,产生对科学的热情,获得更好的科学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李培芹.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64.
[2]钟子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9(12):171.
[3]李刚.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