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赵璐珊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3月   作者:赵璐珊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材需要在发挥传授知识这一介质作用的基础上,将趣味性与其教育性实现有机的融合,进而在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义乌市青口小学  赵璐珊  322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材需要在发挥传授知识这一介质作用的基础上,将趣味性与其教育性实现有机的融合,进而在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当前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实际看,并没有实现这一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的作用以及趣味性所指,然后为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有机融合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趣味性
        前言:基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小学语文教材的出发点为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注重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材需要基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对小学生主观积极性的激发,进而才能在寓学于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重视教材教育性的基础上,实现与趣味性的有机融合,进而才能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确保小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的作用于趣味性所指
        (一)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的作用
        教学语文教材教育性的作用大体上可以总结为如下两点:首先,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进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所彰显出的是词句的学习任务,但是,语文作为一门文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遣词造句,而是以语言文学艺术之美来实现对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进而在融会贯通的掌握语言运用技巧的基础上,以语言的深奥朦胧之美,来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开发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最终将语言这门文学艺术还原于生活,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其次,能够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接班人具备人文素养,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语文教育完全能够承担起这一使命与责任,为小学生具备人文素养提供培养途径。
        (二)小学语文教材趣味性所指
        基于小学阶段学生所具备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教材的教育性需要趣味性的融入,从而才能使小学生带着兴趣与积极性更好的理解语文教材内容,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寓学于乐,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进而才能更好的理解、吸收知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趣味性集中体现在语言文字的趣味性、教材板块安排的趣味性、富有想象力语句所带来的趣味性以及换位思考的趣味性等。



        二、实现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有机融合的途径
        教材本身的编写者都会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定位小学阶段学生感兴趣的方向,进而将这些内容融于教材中,以符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是教材知识内容的传授者,所以,要想实现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机融合,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进行深层次的感知与理解,进而挖掘出具有趣味性的内容,然后实现与教育性知识内容的融合,从而达到寓学于乐的教学效果,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要兼顾好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兼顾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是实现二者有机融合的前提与基础。语文教育的出发点为传授语文知识,其最终目标便是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并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将趣味性融入其中的目的在于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调动小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进而寓学于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兼顾好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基于二者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知识内容的有机结合,从而在传授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使小学生对语文学科感兴趣,愿意且主动去思考、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进而也就提升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要实现对趣味性内容的有效运用
        基于教育性目标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实现对趣味性内容的有效运用,进而才能发挥出趣味性教学方法的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带着快乐与愉悦的心情接受知识、掌握知识。比如:《乌鸦和狐狸》,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首先可以让学生自由回答下,乌鸦和狐狸这两种动物都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就设置问题:大家都说狐狸狡猾,那么我们就一起看看狡猾的狐狸今天又做了什么呢。进而带着问题使学生走进教材,教材中描写到乌鸦张开嘴巴唱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模仿下乌鸦唱歌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生会给出统一的答案:难听。既然乌鸦唱歌难听为什么还要相信狐狸说的话,这一问题将会给学生以实际的教育意义。在寓学于乐的过程中,小学生带着思考走进教材内容,又带着想象分析问题,最后自然就在掌握这一节课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故事的寓意:千万不要轻易的相信陌生人,遇事要自己多动脑筋,仔细考虑清楚。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需要实现有机融合,进而才能在调动小学生主观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其掌握知识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并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要想实现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有机融合,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兼顾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并要实现对趣味性内容的有效运用,进而才能发挥出教育性与趣味性融合的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学娟.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与开明国语本内容比较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孙柏芝,王进生,颜晗.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J].教材教法——课外语文,2014,11(10):48.
[3]杨景霞.浅析小学语文教材的就教育性与趣味性[J].学科教育,2014,8(11):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