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3月   作者:王静
[导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数学知识,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义乌市绣湖小学    王静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数学知识,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同时数学也是一种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在当前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前言:新课标也指出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的练习,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或者思维方式,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相关能力的重要条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对于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要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
        一、当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当前的小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导致学生数学能力低下,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一些学生写字不认真,写字非常潦草,字迹不仅别人很难看懂,有时候自己也看不懂自己写的是什么,这会导致学生不愿意做课堂笔记,或者做了笔记不愿意看,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还有一部分学生添字、漏字、错字、运算符号和小数点错误,这样的小错误,会直接导致学生运算错误,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部分学生计算粗心大意,有时候还没有看完题目就计算,导致计算了很多,才发现自己计算的是错误的,或者解完题目后不检查,导致常常出现错误。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爱思考问题,对于数学问题有畏难情绪,爱抄袭别人的作业,自己不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别人的题目中出现错误也不发现不出来,而是直接抄,出错的题目,很多学生也不去细究出错的原因,也不再次解决,而是草草地浏览一遍,下次出现类似的问题还是会出现错误。上述不良习惯,严重地影响了数学的学习,导致学生数学成绩上不去,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得学生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让学生更好的应对学习任务,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良好的习惯也是成功的钥匙,失败和成功的人,最大的差距就是习惯不同,不同的习惯造就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成就不同的人生。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要重视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措施巷,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
        三、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和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动力。一旦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这样的数学教学课堂,不仅学习氛围浓厚,并且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学生能够专心地学习和听讲。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活泼爱动、控制力差等特点,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时刻都保持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整堂课都能认真听讲。同时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保持高昂的状态,充分地调动课堂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数学课本是学生接触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要重视通过数学课本,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思考习惯,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学,总结数学知识,分析数学问题,概括数学规律,推导数学公式等思维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数学学习中将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新的知识定理的时候,没有认真的阅读,导致对定理理解错误,影响后续的学习。
还有部分学生在数学练习的时候不会审题,学生不理解题目中的意思,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原本会做的题目也出现错误,如在求解两数相差的题目时,很多学生看到题目上有“多”就用加法,出现“少”字就用减法,完全没有把题目看明白,导致出现错误。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在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让学生积极的对数学问题开动脑筋、勤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主观意识也很差,在课堂上,很容易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导致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完全不经过自己的思考,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去思考,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还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促进学生的思考。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鼓励这些学生多开动大脑,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于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可以让一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来回答,只要这一部分学生回答,就对这些学生进行鼓励,从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这些学生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班级内有成绩好的学生就会有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给这些学生进行分组,让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当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询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差的学生知道了问题的答案,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巩固了知识,从而使得班级共同进步,不仅能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而且可以使得学生之间收获丰厚的友谊。



        五、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好习惯
        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产生的学科,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地把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从身边的实物开始,感知数学、发现数学、实践数学。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课时,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大家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够正确的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同时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六、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好习惯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内化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以后更好的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把学过的知识构建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后续的学习中,只需要按照知识结构,把相应的知识加到知识结构中就行,为后续的知识创新提供基础。
        虽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容易养成,但是小学生一般都很听老师的话,并且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观念,所以只要教师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就会使得学生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七、培养良好的课前准备和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
        对于学习来说,良好的课前预习,能够使得课堂学习事半功倍。充分的课前预习,可以能够使得学生从上一堂课的思维定式中转化过来,让学生能够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来,并且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可以知道这节课将要学习什么,同时对于在预习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中重点的去听老师的讲解。在课前进行有效的课前准备,可以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和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一节课的末尾给学生布置预习的内容,通过这些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去阅读课本,通过课后的阅读,去主动地学习,从而发现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学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后续教师就可以不布置预习内容,只让学生去预习下一节将要讲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将要学习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统计表》这一节课的时候,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以及能够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和表格填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制作表格,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师上一节课的结束,就可以给学生布置教学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并且重点学习下课堂的重点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就会比较容易。
        八、培养良好的课后学习习惯
        良好的课后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对于课堂内容的复习、及时地完成课后作业以及对作业进行检查。在学习新的知识后,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复习,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地牢固,并且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能有效地防止遗忘。通过对知识进行复习,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度,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有新的理解。作业是检测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所以学生对待作业要认真。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那一部分学习得不好,掌握得不牢固,或者那些容易出错,教师可以对学生都出现的问题,再次讲解,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学生通过作业,也可以发现自己掌握不牢固的知识,从而有针对性的复习这些知识。同时教师要加大力度,防止抄袭情况,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对于不会做的题目,宁愿空着也不要抄袭。对于作业完成良好的学生和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教师要积极的鼓励这些学生。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自行学习,让学生试着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习惯。
        九、发挥课堂的教学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需要通过长期反复的联系才能形成。教师要针对学生一些好的行为,进行训练,从而让这些好的行为培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对学生好的习惯进行正向强化,始终以鼓励的目光对待学生,让学生能够因为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感到自豪,充满自豪感。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训练:首先让学生有正确的认识,认识什么样的习惯才是良好的习惯,其次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让学生保持正确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的孩子,要首选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进行说服教育,同时进行适当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其次再对正确的行为进行强化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期间,教师要有耐心,同时联合家长,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
        总结:
        总之,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需要反复的训练。优秀的习惯使得学生们终身受益,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紧跟时代的要求,从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金凤.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000(002):1-1.
[2]王小轩.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20, 000(003):P.45-46.
[3]王彦.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3):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