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途径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3月   作者:马悦雯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原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热情。

义乌市荷叶塘小学   马悦雯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突破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原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一教学方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生活化途径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活化;培养途径
        引言: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了解生活的过程,数学与我们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与数学相关联的事物,比如人们在逛超市时通过数字来了解蔬菜的价格,通过日历上的数字来规划自己的时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设计创新,生活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这种方式一经采用便深受学生的爱戴,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育阻碍及生活化教学优势
        纵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存在着学生不愿积极学习、不主动思考知识并参与实践,致使核心素养发展受限的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教学理念过于刻板、未紧跟教育形势的变化采取更加合适、新颖的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基于生活化途径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质上就是一个“创新”的教学过程,是新颖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摒弃自身对于“任何形式的教学创新都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认识,进而不断在新的认识指示下探寻“生活化教学”之策,最终借助小学生更熟悉、更符合其思维结构的“生活化手段”讲授知识、引导学习、组织实践。如此,在教师从现实出发有意呈现的“熟悉的环境”“容易理解的语言”和“丰富的辅助学习素材”支持下,学生必然会更轻松地把握知识、获得良好体验、建立强大自信,最终在始终“正向”的单一素质成长中达成核心素养的积极发展。
        二、基于生活化途径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深入教材内容,挖掘生活化资源
        小学时期的数学教材涉及的知识较为简单,其中很多内容都来源于生活,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内容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小学时期的数学学科,从一开始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到后来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要深挖教材资源,将数学学科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消除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畏惧心理。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因为这部分内容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而且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在日常购物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商品的价格,能够学会付钱、找钱等。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人民币的面值,让学生结合实物进行学习。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的物品和价格,让学生思考,如何用不同的付款方式购买该商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了解,而且帮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设计生活实践活动,深化独立实践能力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不断在“做”的过程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检验“学”的效果,学生自然而然地能够将自身实践素养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之上。如此,他们的核心素养也就有了更多发展空间和提高机会。这也就证明了,秉承着“让教学贴近生活”的原则,从数学学科“源于现实也终将应用到现实当中”的本质特征出发,在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提问并组织小组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让他们在生活中进行实践。这样一来,无论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还是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都被“生活实践”大大拉近,“学”与“做”的空间被无限拓宽,他们的相关能力,尤其是实践素质就能够获得更多提升,核心素养也自然能够在“基础能力提高”的支持下得到提升。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谜语、笑话、符合新时代的新闻资讯以及发生在身边的趣事来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到生活化数学的课堂中来。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身边的建筑物以及身边的事物来辅助学生的数学学习,将数学中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的直观立体,拉近了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生活中也可以细心地发现关于数学的知识,让学生认为数学就在身边。例如在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向学生提问:“老师想要去手机营业厅办理一张新的上网卡,现在已经知道有两种上网套餐,第一种是无论上网时间多久,每月收费90元。第二种是按时收费,每小时收1.5元”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计算的方式,探究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最终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当上网时间大于60小时时应该选择第一种,当上网时间小于60小时时应该选择第二种。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思维,还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元素融入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基于生活化途径向小学生讲授数学知识,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他们对数学学习无法提起兴趣、难以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现状,促进其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更深入地理解、掌握知识,同时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素质,对发展其核心素养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雒红芳.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分析[J].考试周刊,2020(A5):71-72.
[2]王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2):61.
[3]王玉情.基于生活化途径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J].学周刊,2019(1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