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3月   作者:奚静燕
[导读] 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针对学校德育资源欠缺现状,学校可以合理开发和运用家长资源,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平台,促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有效拓展学校教育新形式,增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坦头镇欢岙小学    奚静燕

【摘要】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针对学校德育资源欠缺现状,学校可以合理开发和运用家长资源,构建良好的家校合作平台,促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有效拓展学校教育新形式,增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
【关键词】德育 家长资源 课程资源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社会,探寻家庭、社区中大量与教学相关的课程资源。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涵盖地理、历史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它要求教师有更全面的基础知识和素养。这样广泛的知识素养要求,也许会让很多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家庭、社区等各类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感知已经越来越被教师所运用。这其中,家长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很多时候家长成了教学活动的合作者。
        但是,很多教师在与家长合作的过程遇到了一些烦恼和不和谐的现象。一方面有的教师把家长视为”万能型家长”,搜集资料、参与活动等让家长感觉压力颇大,家长的热情难以长久保持,以至有部分家长到后来也是应付了事。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很少联系家长,家长不了解相关情况,以至于一些诸如课前调查活动无法开展,课外调查活动学生安全等问题无法保障。当然还会存在一些教师邀请家长比较随意的现象,让家长参与体验并不美好,甚至有些反感。
        《教学建议》第28条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根据教学需要,可利用师生、家长、社会人士,当地的民风民俗、传说故事、文化活动,以及社会中的一些重要事件等多种社会资源。
        家长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成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到师生的教学活动中,进而发挥家校综合影响,提高教学成效。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基于现实,实现参与可能
        教师为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需要家长参与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可行性。因为学生毕竟来自不同的家庭,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家长的兴趣爱好、工作性质等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教材中还有一部分题材是有城乡差异的,农村和城市的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因此他们在生活体验、视野以及知识积累等方面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远离生活实际,布置一些家长觉得难以实现或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多少会打击家长的参与热情,因此教师千万不能搞”一刀切”,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大部分家长的参与可能,设计“家长参与最近发展区”。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前,教师也要做好提前告知的工作,留足时间,以便家长能更有目的、有方法地去帮助与指导孩子完成工作,让参与有缓冲期,切忌今天布置任务明天就要交流的那种模式。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家长参与的可能性。当然有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方式。比如可以采用电话采访或录像的形式,同样可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2.明确方向,降低参与难度
        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许多材料来自于校外调查,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搜集能力。 学生的搜集能力除了教师在学校进行指导,更多的需要家长的引导与帮助。学生是否懂得调查、操作是课前调查成功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课前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索,有个大致的了解,对学生来说至少存在两大困难。第一,学生无法确定所需寻找内容的方向,而且信息量太大导致学生无法规整所获得的信息。第二,由于学生年龄小,不能够熟练应用书本、电脑等资源获取信息,从而不能合理选用搜集的途径。因此,教师要发挥家长的作用,与家长进行沟通,并根据具体教学需要,详细向家长说明课前准备的要求,引导他们有目的地去搜集资料,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道德与法治是综合性课程,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方式以活动为主,许多活动需要学生在课前做一些准备工作,如资料的搜集等如果教师在布置任务时没有根据具体教学需要讲清要求,未给学生指明具体的路径,只让他们去搜集,效果往往不佳。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如果没有明确的要求,家长也无法准确判断需要搜集哪些材料,只能凭自己感觉搜集一些往往是家长上网帮忙打印了一大叠资料,孩子的收获当然不理想。如有的教师在上《我爱您,祖国》一课时,让学生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但是这一问题指向实在是太模糊,殊不知”北京资料如汪洋大海,到底是北京的历史还是交通、经济、名胜古迹的资料?
        3.情感激励,保持参与热情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采用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做好活动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参与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下去。学生如此,家长也一样,也非常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肯定与赞扬。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课前认真积极地和孩子一起参与资料的搜集,还是课堂上的精彩表现,甚至是课后评价中的参与,只要家长参与了,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家长就会感受到乐趣,并由此获得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如果家长参与了活动,感受到了愉悦,那么家长下次还会愿意参加。因此,教师要建立激励机制,营造宽松氛围,以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面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广泛的知识素养要求,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中有相关知识特长的人员成为”客座教师”,临时走进课堂,助力课堂,以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让家长资源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叶立群,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5.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赵琴.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刘煜宁.家长:有效的课程资源——济宁十三中“千名家长进课堂”的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2(16):43-45.
[5]巩方舒.“家长课堂”活动相关探讨[J].好家长,2017(65):23. [1]周丹凤。小学教育中如何高效利用家长资源[J].学园,2014(4):164
[6]刘斐群.小议小学教育中如何高效地利用家长资源[J].求知导刊,2015(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