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素质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3月   作者:王沛
[导读] 由建立接近现实的情境,把生活跟数学更好地联系起来,进而改善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得到欢乐情绪,欢乐情绪与学习才会得到起较稳定的关联,使学生得到成功经验,学生就会对学习得到兴趣。

招远市罗峰学校  王沛

摘要: 由建立接近现实的情境,把生活跟数学更好地联系起来,进而改善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得到欢乐情绪,欢乐情绪与学习才会得到起较稳定的关联,使学生得到成功经验,学生就会对学习得到兴趣。引起兴趣只是情境的一个必需的条件,情境教学的重点仍是如何引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可以积极地在情境中研究。合作学习包含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老师与学生小组的互动,生生间的多向交往等多种交流方式。生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所以重视组间与组内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得到互助合作的关系,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关键词: 建立情境 课堂合作 学习兴趣 数学实验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中学数学教学应该从日常生活和已掌握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可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数学经验。对于这个要求,很多中学数学老师会使用情境教学法,由建立接近现实情境,将生活与数学更好地联系起来,继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现在的教学观念认为,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在大脑中建立结构认知的经历。
        这几年,认真体会《新课程标准》,我在中学的数学课内探究使用了“合作教学”的模式,我通过本文说说自己的一点做法与体会。
        一、上课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力来源于学习兴趣,怎样培养学习兴趣?第一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课堂教学时,若学生可以获得成功,他们的心情就会高兴。高兴的情绪一次又一次得到,学习与高兴的情绪就会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关联,使学生可以发生成功的经验,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得到兴趣。所以在教学时,要不停地使学生得到成功感,应该做到由简开始,由细处开始,多提问题引导学生,要注重掌控难度梯度,以表扬为主,使学生得到成功的经验。第二要注重情感的培养,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有不同的态度,能得到多种内心体验,若能比较顺利地进行学习,就会感到快乐和满足;若学习不顺利,就会觉得郁闷和难受;如果碰到较新的问题和想法时,能产生讶异。即使这种感情不能直接干预认知行为,却对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


所以,老师需要接近孩子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情绪,自为学生考虑的角度进行启发。“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动作、眼神和一句表扬的语言,都能够增加和学生之间的友情,把成功的快乐放大,缩小失败造成的负面影响,引领学生主动地探究,正如德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老师只有能做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能做到为人师表,得到学生的爱戴,只有这样老师的建议才能促使学生产生进步的决定。最后要让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趣味,使学生产生兴趣,数学要求逻辑严密,却也能找到快乐,只有用心地去探究,就能将原来无趣的数学学习增加乐趣。比如:讲授三点确定圆的时候,先导入一个破镜重圆的情境,学生能产生疑问,接着老师拿出准备好的破碎镜子,请学生来将镜子恢复。这样促进学生去动手操作。这时利用学生刚产生兴趣,学生尝试,老师再讲授,学生就能理解“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更好。又如:在讲授“三线八角”的时候,学生不能判断两角到底是同位角、内错角还是同旁内角,教师用双手比划给学生看,学生会觉得有趣,知道动手找三线八角的方法,主动参与,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增强学生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部分学生在刚接触定理时,不考虑是否有逆定理,拿来就用。教师问“人有五官”,逆命题是“有五官的就是人”,这对吗?学生由简单的原命题和逆命题,体会到原命题跟逆命题可以不都是真命题,也使学生了解,一个命题,要证明后正确才能使用。教师有趣的语言、简单有趣的例子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二、设计情境,进行多个教学任务
        案例:在学习《余角与补角》时,会有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向学生展示台球运动,接着引领学生依据台球的运动路线构成的角度探究本节知识。此情境是现实例子,学生很喜欢观看视频,但是课程进度慢,老师使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最终才获得结论,单单是启发的环节,就耗掉了大部分时间,导致后面的教学紧张,课堂效果不够理想。激发学习兴趣只是情境的基本条件,情境教学的重心还应是启发学生理解现实问题,使学生在情境中能够积极地去探索。但是,情境的设置不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创立的情境要服务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情境,这样才能把情境教学用好,提高学生的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