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月   作者:许霞
[导读] 分数是三年级学生新认识的一类数,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实际,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加强对分数的认识,让学生亲身体验,积极探索,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以后进一步认识分数打好基础。

南京市六合区励志学校    许霞 

        分数是三年级学生新认识的一类数,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实际,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加强对分数的认识,让学生亲身体验,积极探索,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以后进一步认识分数打好基础。而课堂是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场所。所以本课我力求做到了师为主导,生为主体。从教案设计、到PPT设计、学习单的研究共预备了三套方案,设计很美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似乎没那么顺畅了,距离预期目标相差甚远。针对本节课教学作以下反思:
        一、例题教学设计环节对学生的评估失误及处理问题能力的把控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导入部分我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去蟠桃园摘桃分给自己的猴儿们吃。一开始出示一幅孩子们熟悉的画面--孙悟空在蟠桃园遐想的图片。孩子们畅所欲言,整个课堂气氛带动了起来,自己觉得比较顺利,学生激情也比较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而在教学例1的中分桃的活动部分操作时间过于太长,整个活动用了10分钟。例题教学是引导学生对6个桃平均分成2份,在老师的引领下让孩子学会如何平均分,有意识去培养学生把这个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去分。然后再引用假如是4个桃或者8个桃呢?而我是直接把问题开放性,没有做到较好的引导,让学生自己猜,再把猜的桃进行平均分,问题就出现有的不知道是怎么表示的,有的知道的,但是不用用图来表示,有的画出,但是只是平均分成2份,并未在图中涂色表示,而我在涂色表示的问题纠正时间太长,如果当时直接在学生作品两边都标上,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在前面的铺设中能做到详细的阐述了,后面的教学活动也会比较顺利。或者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去理解,自己列举一盘桃的数量,演示给学生看,然后再让学生去分一分,可能也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教学用具的选择上失误。
        在这部分的活动中前前后后想了3个教学活动方案去设计。一开始选择教具是A4纸上画圆表示,但又担心学生画的圆大小不一,被学生提出没有平均分而被打乱教学设计,其实我个人也不建议随手画圆,可以提供学生画圆工具或学具,随时画圆大小,从数学严谨的角度去分析,这样分更精确,平均分的意义也能真正诠释。第二次换成磁性圆片,由于板贴表面过滑,圆片贴上容易脱落,试上效果不好将其舍去。最终换成本节课呈现的纸质桃子图片(桃子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与情境导入问题相符,自认为是比较好的教具),而在让学生用双面胶粘的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本节课内容教学过程不能按原计划执行,其实教具选择磁性圆形可以直接贴在黑板上来的更直接,用圈和手势来多次呈现会比较好,当时为了突出这块内容,故意用板贴呈现,反而成了一节课的最大绊脚石。
        三、教学方法的引导有待提高。
        当学生出现解决问题困难时,应抓住要点,及时纠正,并能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对于本节课内容要点要指名学生说,反复说,要让生与生之间互评,碰撞出火花,从而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应用意识,那么在活动二,把12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几份之几的时候,学生自然就会创造出更多的分数。同时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评价的语言有些单调,不够丰富。
        四、作业展示的层次性意识不够。
        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作品,应遵循从易到难,从普遍到特殊。在教学交流研讨中常常提出,但是真正教学时,教学活动一被打乱,各项要求也就疏忽,这方面的意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加强。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说的练习还不够,课前准备工作还做得不是很充分,看来要想上一节高质量的课,我们确实要多下功夫,要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不断地打磨自己,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这样我们的收获才会更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