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周围环境进行高中生物教学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月   作者:祝云
[导读] 高中生物是高中教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高中生自然科学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价值。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模式逐步趋于多元化,在“生本”理念回归的基础上,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成为关键。

云南省昌宁县第二中学  祝云  678100

摘要:高中生物是高中教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高中生自然科学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价值。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模式逐步趋于多元化,在“生本”理念回归的基础上,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成为关键。鉴于此,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对高中生物的多元化教学资源挖掘展开思考,以强化课堂教学与现实环境的联络,通过周边教学资源的运用,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效果的全面发挥。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资源;挖掘运用
        众所周知,生物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以自然科学理论及实验为基础,为高中生传达丰富的生物知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阐述了学生参与探究的重要性,并倡导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强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领悟能力。事实上,生活中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极为丰富,并且在教学中对周边环境的利用,能够充分的优化和挖掘教学资源,更有利于教学情境的构建,使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更多选择,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高中生物教学加强周围环境利用的必要性
        鉴于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及体制的影响,高中生物始终未能进入关键的教学视野,其教学地位被边缘化现象严重。同时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传导,而对于教学的实践效果较为忽视,传统的“教材中心”、“分数绝对”理念,一度成为生物教学所追逐的目标。只要学生能够熟记相关的知识点,再通过大量的习题、背诵、模拟进行强化,以求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达到教材所提倡的教学目标。
        然而,传统模式下的生物教学所取得的真正结果,却是严重局限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使学生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探究思维,并且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环境严重脱节,让原本丰富多彩的生物科学变得枯燥乏味。因此,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深入,高中生物教学应当摒弃传统理念,吸纳先进的教学思维与方式,全面发挥新课程改革的内涵,促进“生本”课堂的回归。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不断依托精心的课堂设计,加强周边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应用,彰显自然科学的真正优势与内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生物教学的实践效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提供有效保证。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周围教学资源的应用路径
        (一)深化学科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当前,受少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阶段被认为是改变命运的平台。事实上,这无形之中在增加学生压力的同时,更容易让学生形成“重主科、轻辅科”的思维,难以实现学科教学的平衡。与此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干扰,学生对生物教学还停留在传统认知中,导致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建立兴趣,影响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效果的发挥。因此,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突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让传统认知中的生物学科走下神坛,依托生活化、热点化的学科阐述,建立与现实生活的联络,努力吸引和聚焦学生的目光,从而达到预期的学科教学效果。
        例如,针对必修1《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时,利用被社会舆论广泛转载的“美国“超级细菌”事件再敲抗生素滥用警钟”的报道,将报道中所阐述的论点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超级细菌”变异过程及其所带来的危害。通过对报道中数据的表述及分析,帮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使其感受到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并不遥远。同时,还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情境转化,将细胞能量比作人的日常消费,将ATP比作“零花钱”,如在“零花钱”用完之后,就需要回家重新获取,并将其比作细胞用葡萄糖在呼吸作用下所释放的部分能量形成ATP的过程,使抽象的生物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场景,不仅有助力学生了解细胞变化的内涵,更能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二)借助环境实例,优化教学设计
        在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借助环境实例优化教学结构,通过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将生物学科知识向现实环境渗透,让学生更加关注环境、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找到生物知识所带来的乐趣。
        以必修1中《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为例,毋庸置疑,植物界的光合作用是地上上最活跃的生物形态,只要有植物的地方便存在光合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聚焦于现实环境,结合现实案例对这一原理进行说明,如1642年海尔蒙特的实验中,他将一棵重2.3kg的树苗种植到装有90kg土壤的木桶中,仅为树苗提供纯净水,并保持正常的光照。5年后该树重量达到74.5kg,而土壤重量仅减少0.075kg,该实验从侧面印证了光合作用的存在。而后再结合恩格尔曼、鲁宾和卡门及卡尔文等生物学家的实验,以层层递进的引导方式,逐步实现理论的渗透。最后再利用媒体技术,制作植物光合作用脉络图和能量转化反应式,并布置环境观察作业,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挖掘潜在资源,激发探究欲望
        众所周知,生物学科具有丰富的实践属性,尤其是在现实社会和环境中,与生物知识相关的教学资源极为丰富,如果能够具备敏锐的学科素养,必定能够借助现实环境的资源,提升对生物学科知识的认知。众多教育学者也认为,加强学科内容与现实环境的对照与分析,将能够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并且从中感受到特殊的教学氛围,在深度的融入中彰显生物科学的强大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如在必修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时,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向学生传导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机理,掌握能量流动、温室效应及生态保护等知识。为更好的显示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可以充分挖掘身边资源,如为学生展示动态的气象云图,通过其位置、形态的变化,彰显其“大自然的搬运工”身份。再如,以生活超市中常见的“洋奶粉”、“洋食品”甚至是“洋垃圾”为例,以浅显的方式对物质的流动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再对CO2作为切入进行温室效应分析,同时结合当前环境污染因素,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为学生环保意识的构建提供助力。
        (四)创设科学实验,孵化创新课题
        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生物教学,不单要求实现学科知识的传导,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育良好的生物科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成长。因此,为满足现代教育理念的需求,应以科学创新课题为引导,因地制宜的开展课内外实验,通过实践尝试的方式强化学生学科认知,让生物科学真正走进生活和学生的内心。
        例如,选取立足于“生活化”的生物科学实验,如观察“面团”在不同温度下所呈现出的变化,以了解生物、物质的呼吸作用,或者运用大蒜提取液进行家庭餐具杀菌实验等。通过生物实验的生活化,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再如,结合“植物光合作用”这一理论基础,让学生利用夏季的“蚕豆叶”、“菠菜叶”等,观察叶片气孔的变化规律,了解叶绿体与叶片气孔开闭间的关系等。通过一系列的趣味实验,充分挖掘周边环境中的教学资源,并在与创新课题的融合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生物学科教学模式已然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适应。因此,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应当结合时代变革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探索与创新,加快“生本”理念的回归,将抽象的生物学科理论与现实环境紧密结合,让课堂教学与科学实践相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为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支撑,实现高中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余佳.浅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生活化教法[J].读与写,2016,(12):155.
[2]刘恩琴.对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61.
[3]陈祥颛.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