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月   作者:王秋硕
[导读] 一堂完美的数学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始,更应有精彩的结尾,还能使学生及时、清楚地知道哪些是重点和难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果把一堂课喻为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那么,结尾就是一出令人拍案称奇的压轴戏。下面笔者简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

重庆市开州区中和镇中心小学   王秋硕

摘 要:一堂完美的数学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始,更应有精彩的结尾,还能使学生及时、清楚地知道哪些是重点和难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果把一堂课喻为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那么,结尾就是一出令人拍案称奇的压轴戏。下面笔者简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
关键词:小学数学;结尾艺术
        前言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利用课堂结尾环节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这样传统的课堂结尾具有一定的死板性,是最为传统的课程流程。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关注课堂结尾的创新。用有效的课堂结尾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将课堂结尾作为一项艺术去研究,才能促进教学整体性的增强。
        一、总结预习式结尾,提高教学艺术性
        总结预习式结尾方式,一直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重视总结,忽视了预习。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与新教学理念的先进性结合在一起,需要教师开动脑,有针对性地创新。总结预习式结尾,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称为最高效、最有用的结尾方式。在每一节课的结束环节,引导学生们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重新建立知识体系。教师则要利用科学、简练的语言,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与归纳好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学生通过这样的结尾,能够加强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形成知识体系,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形成。同时,要通过适当的拓展,引导小学生在课堂结尾环节开展思考,预设预习任务,帮助学生以有效的结尾实现个人数学学习的科学过渡。
        比如在讲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后,教师要在课堂结尾环节,向学生提出问题,像“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子是什么?分母是什么?分数单位是什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如何用分数去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这些问题,是学生学习本节课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其中,“单位1”的意义是分数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在结尾环节加强学生对本知识的印象,像“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人数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这样的数学语言需要在课堂结尾环节加以重复。同时,考虑到下一节内容为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分数加法怎么算,减法怎么算,以此来启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内容有所期待。用总结预习式的结尾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找到预习的欲望,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趣味游戏式结尾,提高教学艺术性
        趣味化的课堂结尾,对小学生来讲是一种享受。每一位小学生都期待在课堂中获得乐趣,没有一位学生想要像原来一样死板地学习。


在创新小学数学课堂结尾时,教师要将课堂结尾的功能与小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保持学习兴趣,享受课堂学习。
        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所能设置的课堂游戏活动形式也不尽相同。在设置结尾游戏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巩固效果的优化。像在讲解有关于约数和倍数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准备一些卡片。卡片上写着不同的数字,像“1、2、3、4、5、6、7、8、9、10、11、12……”卡片可以重复。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准备数字卡片,让学生能够重复选择,促进多个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教师将这些卡片放在讲台上,并让每一位小学生随机抽取一个。告诉学生“现在,大家要给你手中的数字找一个朋友,可以是倍数,可以是约数。大家轮流走到讲台上,找到一张卡片,并告诉我它们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话,就可以离开教室出去玩啦!”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复习本节课的新知识,还能促进教师有效检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寻找的速度,回答的内容去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如在学习“乘法”知识时,教师同样可以利用“抽题”游戏与学生互动。计算学习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有效列竖式,还要求学生具有必要的口算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结尾环节设置一个小小的口算活动,让学生随机抽取写在卡片上的题目,并快速计算。在5秒钟内计算出结果即为成功,获得积分。不同的游戏活动设置,给小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能大大提高其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个人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设置悬念式结尾,提高教学艺术性
        设置悬念,是调动学生好奇心的最佳方式。在课堂结尾环节,教师利用悬念的设置,让学生对自己未知的知识产生兴趣,是激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课堂结尾环节,并不一定只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可以提出问题。发现本节课内容与之后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将它们有机联系在一起,便能让课堂悬念的设置变得科学有效。
        比如在讲解百分数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了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等内容。这些知识具有基础性,而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结合接下来的统计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结尾环节与小学生互动,让他们想一想百分数在实际生活得到了哪些应用。具有开放性的互动问题,刺激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开始努力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有的学生会指着自己衣服上的标签说“衣服的用料介绍里有百分数”,一些学生会说“食品袋后的成分说明里有百分数”等。当小学生对百分数的应用产生兴趣之后,教师告诉学生在下一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百分数在另外一个地方的应用。这样的悬念设置会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活动应当是丰富多样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课堂结尾也应当多种多样。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创新,利用新的理念指导个人教学行为。在课堂快要结束时,用不同的课堂结尾方式促进寓教于乐思想的融入,推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陈丽海.数学课堂教学的收束艺术[J].青海教育,200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