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青春期孩子心理思考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月   作者:黄永燕
[导读] 青少年期产生逆反心理是人生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这个时期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更是应该注意加强指导教育,积极引导,让一切有助于学习的条件做到“物尽其用”;让一切有碍于学习的势头就此止步。本文通过分析逆反心理的特点、表现形式,探讨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进行科学教育,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广东省清远市田家炳实验学校 黄永燕

摘要:青少年期产生逆反心理是人生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这个时期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更是应该注意加强指导教育,积极引导,让一切有助于学习的条件做到“物尽其用”;让一切有碍于学习的势头就此止步。本文通过分析逆反心理的特点、表现形式,探讨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进行科学教育,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关键词:逆反心理  青春期  青少年  厌学情绪
        每个人都拥有过青春期,从花季走过的人都知道这个时期是诱惑与危机并存的。也就是说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的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充满危机的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心理状态及个人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易出现挫折、悲观等心理不平衡现象。这种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是青少年时期必然存在的,是青少年的某种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在这里,先来谈谈何为逆反心理及其表现形式。
        一、逆反心理的概念、表现形式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他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
      1、唱反调。情绪上的敌对意识,往往与老师和家长所要求的背道而驰,从而满足自身所谓的“独立意识”以及“自理能力”。这是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我班里就有这种类型的学生。记得有一次,我随口问了一句随地扔垃圾,弄得满地纸屑,这种行为好不好?他当时就仰起头,坚定地对我说:“好啊!”从他的表情和动作可以看出,他是故意跟你唱反调,无论你说的对与否,都坚决与你背道而驰。这是逆反心理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2、情感冷漠。自我封闭,不与任何人交往,也就是家长们常说的“闭门造车”。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容易产生自卑感、孤僻感,对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影响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这是逆反心理的内在表现形式。班里有个学生,有一次我问他文中的老人值不值得同情。他给我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关我屁事!当时的我感到惊愕!被他的情感冷漠吓到了!我们一贯说的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在他身上没有任何体现。
        3、易走极端。他们感觉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渴望所谓的理想世界,离家出走,乃至轻生念头,不计后果来彻底的“放松自己”。这是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很容易产生严重后果,而且往往难以挽回。之前我班里有个单亲家庭的男生,他经常“玩失踪”,让家长和老师非常头痛。多次打电话给家长都于事无补。也尝试私下跟他聊,但都是不行。唯有“眼睁睁”看着他继续如此下去。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心理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是一种暂时的心理现象。只有找准其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解决问题。影响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有,
        1、青春期心理因素。首先,自尊心逐渐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有了很大变化。


自尊心逐渐增强,使得他们当自己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时,他们就会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家长老师阻碍了他们的自由。轻视自己,从而产生了反抗心理。
        2、家庭教育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儿童时期是人的许多良好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个人在家庭中接受人生的第一个教育历程。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中至关重要。柏拉图曾说:“家庭教育是社会的基础”。父母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适合青春期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青少年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一半以上,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3、学校教育因素。每个老师都喜欢听话的学生,但正是由于老师的这种看似正确的“偏爱”,孩子们变不喜欢老师了,甚至产生憎恶情绪,上课故意捣乱,与老师作对。虽然他知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但是他依然改变不了,他在潜意识下憎恶老师。我希望能够公平公正对待孩子们。让他们雨露均沾。得到呵护。
       其次,老师和学生的认知偏见。对青少年来说,班集体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这个微型社会里,他们在相互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然而,这种认知偏见,造成青春期逆反心理强烈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心里形成了一个认知模板,使得其他学生无法及时、正确、全面且客观的了解这类学生。就在潜意识里,认为他是一个“差生”。这种认知偏见,给逆反心理强烈的青春期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逆反心理的应对解决措施
      1、给他们适度的空间。因此,叛逆中的孩子们需要理解和帮助,学校和家长都应给他们适度的空间,以平常心去接纳它,在理解、尊重、关怀、鼓励的前提下,思考沟通劝导的途径,这样才能收获到预想的效果,让他们在青春期及时控制好逆反心理的影响,做到“学而不厌”。
        2、允许青春期孩子犯错。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出现了“爱情”的萌芽,于是,我教他们如何去处理这段情感,这种情愫。孩子都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千万不能一时的生气而放弃自己作为家长或教师的责任。允许他们犯错,在实践中证明“吃一堑长一智”的真理。
        3、调整人际关系。班集体是一个微型社会,应该教育学生勿戴“有色眼镜”去看待同学,尽可能消除“晕轮效应”和“刻板效应”。我之前就是尽量让孩子们能够和谐相处,有矛盾反映给我,我来调节,教他们解决的方法,用“拳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久而久之,孩子们都能够解决了。班级气氛好多了。
        老师和父母的心都一样,希望孩子们能够学有所成。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逐渐增强,逆反心理也会逐渐影响到青春期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老师应该做到“诲人不倦”,想方设法,积极帮助学生做到“学而不厌”。
参考文献:
【1】刘松丽:《 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第二版)》,东北师大出版社,2007年5月。
【2】郑确:《青少年逆反心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3】朱成良:《经典教育案例与评析》,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4】窦桂梅:《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