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独撑蓝天,送教还残儿幸福童年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月   作者:韦炳成
[导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我感觉这种爱和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只有这种无私的爱,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也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上镇小学    韦炳成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我感觉这种爱和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只有这种无私的爱,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也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在二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从事班主任工作18年,今年在八仙老乡家园面对那两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虽然是残疾儿童,可面对孤苦无依的离异母亲,养育孩子不容易,养育病孩子更不容易。此情此景,我纠结万分,如何让小欣小寅健康成长?
        一、望:
        这双孩子,大宝叫韦寅,小宝叫韦欣。孩子父母今年离异,孩子父亲留下这烂担子远走他乡,杳无音信。孩子母亲自动承担抚养孩子的重担,独撑起母爱的蓝天……大宝韦寅头脑清晰,大眼睛,看人眼睛一眨一眨的,挺可爱。如果不是躺在轮椅里,根本不知道他是残疾小孩。
真令人头疼,真想放弃,但又觉得身为校长,不能因一点困难就同老师退缩,必须面对现实!我们下定决心:不还你幸福童年,决不收兵。
        二、闻:
        在没去送教前,我翻阅了一些关于他们兄弟俩的资料:肢体二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建议送教。当在他们家门口时,我脑海里想起他们是如何残疾:先天?后天受伤?看着轮椅上的兄弟俩,无言以对,进退两难。听到大宝“嗯啊”的凄凉声音,觉得身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必须面对现实!我狠下决心:即使丁点儿希望,只要孩子高兴,母亲欢欣,送教必须落实下去。
      三、问:
        在韦寅、韦欣家里,表面上知道因家庭父母基因不和、离异等,他们如何残疾?能自己吃饭吗?能上厕所吗?会认字、会读书吗?一切问了他们母亲韦女士后才知道:他俩吃饭靠喂,婴儿式喂养,四肢活动不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除了会哭会笑,语言表达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简单婴语:嗯,啊……,他们不亲近陌生人,对陌生人胆怯 ,难于同老师沟通。同时韦女士陈述:今年上半年,由于他们双方感情出现问题,加上两人基因排斥,如果今后生活在一起,生下小孩估计还是残疾,他们协议和平离婚,房子归母亲,每月生活费由父亲支付孩子每人500元。自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孩子父亲很少护理他们,闷时出去自己抽烟,整天都没有给过孩子一点温暖。造成孩子除母亲之外没接受任何陌生人言语。不会与人沟通,也不会理解旁人的言语。
后来韦女士还说:“其实两孩子挺聪明的,不会说,但会叫,他们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嗯嗯他们的语言,有时也会自己笑,手指偶尔会动一下。长期不是坐在轮椅上,就是躺在床上。四肢已萎缩,偶尔会动些身子,生活上谈何自理。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喂好他们,还要给他们端尿,排屎、梳洗等,生活上从不外出,整天待在家。苦不堪言。为了孩子,长期失眠,母亲整个人消瘦许多。



        四、切:
        1、培养信心是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我翻看了许多关于残疾孩子的资料,查看一些关于残疾孩子的教育防范和策略,比如在七大领域方面,初步掌握一些如何提高孩子粗大动作、培养孩子社会技能等。日积月累,相信通过我的努力,小欣小寅终究能在不同的境域里能够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如给韦寅一些言语上的鼓励,慈祥的目光,灿烂的笑容,轻轻地点头等。在引导教育韦欣韦寅的过程中,我虽然不一帆风顺,但我不能失去信心。如几个简单动作,反复练习百炼不厌,孩子终于开始乐于和我们接近,并用活泼的脸蛋同陌生笑,不再害怕我们了。事实已经证实:信心是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多渠道挖到了韦寅的闪光点:四肢可以动,您帮他伸手,有时会伸开手指一点点,举手指中的拇指或中指,甚至会向你微笑;高兴时嘴巴会发出“嗯”之类的声音;一看到我走到他身边就要抬头。
        2、师生关爱是秘诀
      在教育残疾儿童出现孩子不会动,不会讲,甚至不摇头,若置不理你的时候,我应该多一份理解、一份同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韦欣、韦寅这样的残疾儿童,我放下架子亲近他,试给他喂饭,做手语,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用游戏激发他们快乐,从而促使他对老师的言语举动感兴趣,从而也让他们在与老师交流中快乐成长。有时用小朋友的力量可能胜过老师的力量,小朋友之间无话不说,小朋友是残疾学生的益友。因此,我采取带他们出去走走,去看看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奥妙,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快乐!让他们通过看小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促使今后在发展他们的七大领域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与家长沟通是关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教育残疾儿童,我们要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交流孩子的过往。我和家长达成共识:不管孩子的童年如何凄惨,不管孩子的境况如何不容乐观。只要有母亲在,有老师在,有党和国家在,一定让孩子享受阳光般的温暖,过上幸福的童年。每次与家长的谈话,家长也告诉我们一些孩子的近况,比如孩子最近什么啦:韦寅经常与弟弟学沟通,用他们的语言进行交谈等,韦寅有多乖,韦欣有多巧,韦欣前几天生病,化疗又好了之类。通过微信与家长的聊天,掌握孩子最新动态,拉近了与家长的距离,大大提高了每一次的送教中与孩子的沟通能力。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现在孩子在老师协助下,可以伸出小手指头,不再怕陌生人了,讲课时韦欣韦寅 笑容也多起来,也乐意听老师一些简单的童谣,和老师相处不再害羞了,孩子对游戏也产生一定兴趣。送交之路漫长而遥远,尽管孩子是那么的孤独无助,童年是那么的凄惨,未来生活是那么的迷惘,但我坚信:只要是他母亲一人能活着,就能一如既往,无微不至地,用心、用情地去关爱他们。他们的生活一定很幸福。天若无情天亦老,为了孩子的明天更加美好。哪怕是他们母亲孤独终老,也不枉此生曾经对孩子的爱。因为母爱可以撑起半边蓝天,送教定还残儿幸福童年。
        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学生,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爱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一个关爱的眼神,一次简单的手语,都能赢得残疾学生的关注,会把他们的七大潜能发挥出来。在这漫长的送教之路上,我们坚信我们的教育一定能给韦欣韦寅一个美好的童年!
注:七大领域:感官知觉、沟通、精细动作、社会技能、粗大动作、认知、生活自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