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在活动中找到真相---二上《对折问题》一课之教学感悟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月   作者:倪敏
[导读] 这是华杯赛上的题型,我初次见到时研究过,如今学习乘法口诀,我竟瞬间联系起对折问题,这何尝不是乘加乘减的一个延伸,我思索着。上完这一课,感触很多。学校书记和区教研员等给我诸多指导。我刚开始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设下一个模式,一个框框,让学生在这个简单的框框中“自由”的发展,其实,这个发展对老师而言是为了教学很好的掌控,对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被牢牢的禁锢在“框中”。

南京市六合区励志学校小学部  倪敏

        这是华杯赛上的题型,我初次见到时研究过,如今学习乘法口诀,我竟瞬间联系起对折问题,这何尝不是乘加乘减的一个延伸,我思索着。上完这一课,感触很多。学校书记和区教研员等给我诸多指导。我刚开始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设下一个模式,一个框框,让学生在这个简单的框框中“自由”的发展,其实,这个发展对老师而言是为了教学很好的掌控,对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被牢牢的禁锢在“框中”。
        是的,我应该适时停下脚步,学会去聆听,肯定会听见不一样的声音。回想自己教学“对折问题”,表面上看,学生能快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而细想,这样的定式思维,框框思维不是学生自主探究得来的,而是老师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框出来的。这个框的思维是老师提供的,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以创造性的增长,而是机械式的模仿。以下是课中的两个片段,与大家分享交流。
        【片段一】自主探究一:
        一根绳子对折一次,然后每隔一定的长度剪一刀,共剪了6刀,这样绳子被剪成了多少段?

 

        教学还原:
        师:一根绳子对折一次是几段?
        师:边画边想,一根绳子不对折,剪6刀是几段?
        生:上台演示一根绳子对折一次的过程。(我顺势提醒:这里有一个拐弯口,只能算一段,你们能找到吗?学生呈现的答案基本都对,学习达成度“成功率”高。)
        师:一根绳子不对折的剪6刀,是7段。这里对折一次后是两大段,就该有7×2=14小段,但这里有一个拐弯口,我们可以叫它“合二为一”,所以要用14-1=13段。用一道乘减算式就是7×2-1=13(段)。
        问题:善意的提示画图数一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片段一”教学设计中,老师怕学生用绳子剪乱了课堂,就直接让孩子画出示意图。原本一个可以看到学生思维状况的设计,一下子就没了。教师如同设定路线的船长,学生只是个水手,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合二为一”的思路,努力的划桨,到达老师心中的彼岸。全班大部分同学画的都很好,而这个好,不是学生自主思考,而是教师路线规划的好。这样的学习,学生的思维是没有含金量的,真的是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片段二】自主探究二:一根绳子对折两次,然后每隔一定的长度剪一刀,共剪了6刀,这样绳子被剪成了多少段?


        教学还原:
        师:一根绳子对折两次是几段?
        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拐弯口。
        生:一根绳子对折两次是4段,留出两个绳口,可以看出有3个拐弯口,这样就是4×7-3=25(段)。
        ……
        问题:直接帮助,降低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片段二”教学设计中,老师怕学生画不出4段被剪6刀的图,于是在黑板上直接画出,目的显而易见,便于学生观察。而就是这个小小的举动,却让我们失去了学生的真实思维。在这样的指引下,向着“老师的目标达成”。这样增加的拐弯口,看似“帮助了学生”,其实是降低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反思】
        不要“锁”住思维,磕磕碰碰的课堂最真!
        片段一尝试改变方案:不要害怕课堂会乱,就给每个孩子准备一根长20厘米的绳子,让他自己去对折,自己去剪,自己去数。你会看到学生的真思维,不同的思维。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方案,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说出一刀两段,两刀三段,片段一里的对折一次剪6刀,共有6×2=12个刀口,就有12+1=13段啦。这不就是课本思考题里绳子打结的那个知识点吗?学生通过这么多方案的碰撞,自然的就能得出,可谓水到渠成,毫不费力。
        片段一中,孩子所有的思维都被我的提示给替代了,老师怕学生思考不顺畅,提供了固定的思考模式,殊不知给学生思维加了一把锁,禁锢思维的萌发。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融错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学习中往往会出现多种知识、经验的冲突,实时产生“错误”,遇见“困难”,才是真实的课堂。而今,我越发觉得磕磕绊绊的课堂才最好,因为那样课堂才会出现学生自己最原始、最真实的思考,才会允许不同声音、不同思考、不同观点的迸发,才会出现我们认为不要出现的“错误”,在活动中磕磕绊绊中发现问题的真相,才能更好的呈现知识内在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新的认识,这也才是正确的捷径呀。
                                                                                                                                                          2020年1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