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zation Reform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Based on Achievements——Business Acumen and Project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四川省宜宾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部 郝丽哲 644000
提要:《商业头脑与项目管理》作为宜宾学院引入的一门“中美合作”的通识课程,自带OBE理念的“基因”。经过核心教师的不断经营,构建了“互联网+”环境下的课程目标与专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与的课程设计、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的映射关系以及具体实施步骤。在此课程系统中,OBE模式为课程建设机理,信息化技术为课程建设的“助推器”,从而避免通识课程成为所谓的“水”课和“散”课。
关键字:OBE;互联网+ ;通识课程
一、通识课程的教学特点与现状
(一)课程特点
《商业头脑与项目管理》课程为我校加入国家首批“中美双百计划”院校后引入的一门通识课程。我校推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与西方通识教育实现接轨。但是,通识课教育也受到很多的质疑。质疑之一是通识课导致学分增多,虽然开阔了眼界,可是没有挑战性,容易通过,形成了“水”课,或者“软(soft)”课;其二是一些高校的通识课设置找不到如何与专业目标、教学等体制进行融合的途径[1]。
苏芃和李曼丽(2018)也以清华大学通识课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认为针对课程史上通识课教育“散”和“水”的问题(“散”指的是没有结构体系;“水”指的是课程缺乏难度,容易通过),本质上是通识教育目标缺乏与专业目标的逻辑关系以及科学的考核体系[2]。因此,他们将清华的通识课程引入了OBE理念,并验证了有效性。
(二)课程教学现状
《商业头脑与项目管理》作为一门面向多个专业的通识课程,承接着启发学生商业思维、洞察商业运行规律以及探究如何构建商业模式的任务。因为各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和方式参差不齐,而且各专业的专业目标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设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上理应不同。因此,本文以OBE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构建基于工商管理专业背景的《商业头脑与项目管理》课程的OBE教学模式。
三、以成果为导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设计的意义与对应关系
(一)意义
OBE的核心是学生取得的对应课程目标的学习成果(产出)。OBE与传统教学不同。OBE教学是按照自上而下的反向设计路径,以培养最终目标为导向,经由毕业要求与课程的关联性层次对应得出的[3]。
纵观OBE在课程改革中的发展史,虽然颇有成效,但是进度显然不足,传统教学仍然处于主流。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是缺乏“助推器”的加持作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要求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和课堂教学革命新趋势。基于以上观点,本项目从OBE课程设计理念出发,以“互联网+”为环境,构建目标、教学过程和评价要素构建的生态系统的逻辑关系,从而实现以成果为导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
(二)以结果为导向的对应关系
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结合《商业头脑与项目管理》课程实际情况,参考了美国学者里查德 (Richard M. Felder)所提出的基于OBE模式的课程设计模型[4],做出的OBE课程核心的对应关系,认为本门课程设计的核心是把握并明确三个对应关系:
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落实各专业的毕业要求是最终目的,需要将课程目标与大的毕业要求形成映射关系。
2、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教学设计包括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对教学目标起到支撑作用,在设计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估的关系。要一一明确课程目标如何考核和评价,以判断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以及为毕业要求的贡献度,也为OBE体系的循序渐进提供依据。
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以结果为导向,将专业能力对应到《商业头脑与项目管理》课程中,同时兼顾对后续课程的支撑作用,制定了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在本课程大纲中,始终体现以结果为导向,以信息化平台“课堂派”为工具,经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构建,不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针对学生个性发挥的教学过程和评价体系。
四、以结果为导向的对应关系的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本课程教学大纲设计引入了布鲁姆认知目标分层模型(Bloom’s Taxonomy),以期确定合理的映射关系。对于本课程来说,知识层次的目标定位在“理解”上,对于技能的掌握应该在“应用”以上,定位在“分析”、“评价”等高级认知目标。课程目标应该与对应的毕业要求一致,形成映射关系。而且二者的对应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而往往是“一对多”、“多对一”甚至是“多对多”的交叉关系。为了简化模型,在设计合理的技术上,在设置上尽量将映射关系简单化。示例如表1所示。
《商业头脑与项目管理》课程作为通识课程,支撑了多个毕业要求指标点。由表1看出,每一课程目标下既对应了知识性目标,也对应了能力和素质目标,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系统化的项目中得以应用并掌握,进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此系统环境中逐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商业思维以及身心素质。
(二)基于“互联网+”的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内容,重视学生在课程中的感受、体验以及能力的提升。为了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本课程充分利用了“课堂派”进行在线课程建设,实现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映射关系如表2所示。
模块5“商业模式构建”是该课程的一个专题,其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基本的商业模式构建能力。依据基于OBE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专题的课程资源分为如下三个层次[5]。
1、第一层
(1)课程支持者。该模块主要面向商业市场环境,课程支持者包括课程建设专家、骨干教师、企业代表、商业精英等。
(2)学习者。该专题的学习者包括经管类学生以及其他专业学生。
2、第二层
(1)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教学大纲、专题公告、学习帮助等。
(2)自学资源。自学资源包括微视频、教学教案和课件;微视频包括:商业模式的定义;什么是商业模式画布及如何设计;商业模式画布应用案例(包括“苹果公司”、“中国移动”和“乐高工厂”等)等;教案与课件与微视频配套提供。
(3)活动资源。活动资源包括课堂答疑、小组讨论、商业路演等。课堂答疑主要是回答学生对于微视频的疑问,解决难点;小组讨论主要是学生利用本模块知识建设小组项目;商业路演是各小组汇报、评比、模拟投资等。
(4)评价体系。评价资源体现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估的映射关系,包括课堂提问,互评等。课堂提问主要是在微课中嵌入必答题目。互评即是根据要求,各小组围绕商业模式展开互评。
3、第三层
学习产出。掌握商业模式画布的构建方式,并通过商业路演方式展示各小组成果。
(三)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估
表3中给出了课程目标与考核环节的映射关系示例。可以看出针对每个模块的独立性,课程目标和考核都是一一对应的。每一个目标的考核等级都分为“优秀”、“良好”和“及格以下”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都给出了对于结果具体要求和评判标准,对应了“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各小组根据小组成员表现设置贡献度(总贡献度为100%),再将小组成绩乘以贡献度为每位学生在此任务中的实际得分。
另外,本课程还针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小组贡献度来进行打分。比如,考勤占到平时成绩的20%,课堂参与度占到平时成绩的40%,小组参与度也占到40%。另外,小组参与度是各小组各自讨论得出,一方面只有本组同学才清楚参与情况,另外这也作为小组讨论的一部分,使得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互相监督。
五、新教学模式下课程的初步成效
本课程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有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课堂的反馈、最终成绩的对比以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等多方面。
在学生反馈方面,通过个别同学的访谈以及问卷调查,学生对“互联网+”环境下以结果为导向的OBE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实施情况满意度有大幅度提升。很多同学反映,虽然学习任务加重(微课+课堂+项目),但是信息化平台“课堂派”加大了“学习者”和“课程支持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打破了传统“学生+教师”的单一课堂模式,使得课程学习更加多维,同时课程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通过团队共同完成提升了团队合作精神。另外各小组的对抗,增强了学生的竞争精神,同样在竞争中得到了成长。在成绩对比上,因为课程目标与毕业目标、教学设计以及考核挂钩,使得学生成绩更加透明化,也因为积极性的提高,学生成绩得到明显提升。在创新创业获奖方面,学生连续几年一直在省级以上获奖至少10项,获奖作品很多是在本课程中打磨,并接受指导教师指导实现的,这与教学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六、结语
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OBE教学理念,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采用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方法对《商业头脑与项目管理》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课程目标与专业目标指标点、教学设计以及课程考核等层层对标,构建了OBE`“以结果为导向”的反向设计模式。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课堂派”实现“三个层次”的联动,使得OBE思想在信息化助推下在具体课堂上得以“落地”实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商业知识、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从而达成课程目标。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增强了竞争精神和合作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商业管理人才,最终实现将通识课程打造成“实课”,培养学生多层次能力和素质。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教师的教学的持续投入。在传统教学模式仍然盛行的当下,难免教师会产生畏难情绪和抱怨。“互联网+”环境下的OBE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主动摒弃传统理论灌输式教学,设计更多的学生实践活动,也要多多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同时必须与课程支持者联合,承担更多的答疑、指导、总结等的教学力度,而且需要具备处理课堂的不可控风险的能力。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挑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会在此活动中受益。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101.
[2] 苏芃,李曼丽. 基于OBE理念,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与评估体系——以清华大学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2):129-135.
[3] Richard M.Felder,RebeccaBrent.DesigningandTeaching CoursestoSatisfytheABETEngineeringCriteria.Journal ofEngineeringEducation,2003,92(1):7~25.
[4] 王玉泉,胡改玲等. 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19.3:62-68.
[5] 柏晶, 谢幼如等. “互联网+”时代基于OBE理念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构模型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7(1):64-70.
项目来源:宜宾学院2018年教学改革研究青年项目“基于成果导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改革研究—— 以《商业头脑与项目管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