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体验 揭秘寻宝之旅-----四川苗族蜡染校本教材的研发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月   作者:刘利文
[导读] 教学内容杂乱、无效学习情况明显、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困难。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做到整合知识、协调探究、调和活动,学习力、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素养的培养不能得到落实,常常出现学生兴趣缺乏、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汇源校区) 刘利文

【摘要】教学内容杂乱、无效学习情况明显、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困难。基于以上几个原因,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做到整合知识、协调探究、调和活动,学习力、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素养的培养不能得到落实,常常出现学生兴趣缺乏、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故带领学生以项目式学习方法为手段,在实践中获得并达成核心素养是我在教学道路上不断摸索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体验 项目式学习 四川苗族蜡染 
        作为长期从事初中美术教学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有一些困惑围绕着我:按照美术教材的顺序开展课程教学,有的版块会显得教学内容有些杂乱,教学内容不成单元化、序列化。在课堂上热闹丰富的活动氛围,下课后孩子们依然无从下手;老师在的时候作业好像能画的出来,老师不在的时候,还是什么都画不出来……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上难于实现,不管是知识的整合、还是学习力、责任担当等素养的培养不能得到落实,常常出现学生兴趣缺乏、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我们深觉此等现状急需改变,所以就开启了四川苗族蜡染项目学习的实践研究,来解决工作中长期面临的困惑。
        之所以选择四川苗族蜡染也是因为在一次展览当中被苗族蜡染的工艺美、造型美、材质美、图形美所吸引,随后就去寻找四川本土是否也有这样的工艺呢?经过仔细查阅资料,最终把目标定在了叙永县的四川苗族蜡染。四川苗族蜡染本身面临着濒临灭绝的现状,虽然2011年被定为非文化遗产,但依然没有改变它实际的现状。我想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青少年们真的有义务和责任尽早的去了解它,欣赏它,传承与保护它。在前期的探究准备中到当地实地考察并采访操作的技术工艺以及形式感。先对文化进行解读,到图像的识读,到美术表现,再到最后的创作,这样一个完整的流程在我们的国家教材上是缺乏的,所以我校在美术课的教学任务上做出调整,增设了四川苗族蜡染这一模块的学习。
        我们课题组查阅了大量的文献综述,到宜宾叙永县的四川苗族蜡染传承人王丽红老人家里做现场调研。还走访了当地苗家,拍摄及采访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收获满满的带着喜悦回到学校开始整理资料,思考着怎样将这些以更好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呢?
        确立项目主题后,课题组的老师们和孩子们热火朝天的拟定项目学习的计划书。梳理了学习的内容、目标、流程、分工、要求等。我们在制定计划书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等因素,对项目主题进行项目问题拆分。首先是我们确定大概念,以大概念引领后期的学生活动。学生们各自分工探究此项目需要知悉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以及作业完成的效果和呈现方式,全部以小组为代表展示分享。
        面对学业压力的繁重,作为陶冶情操的美术课,如何生动有趣开展,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吸取美术知识,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目标。研究中采访过学生,你认为什么时候的学习记忆犹新呢?她给我讲述说:
        有一次上课铃声响了,我端着一个蒙着黑布的托盘缓缓走进来,同学们将目光聚焦到了黑布下,从大家的眼神中就能看出那种好奇感,甚至有的同学想想尽快知道是什么,都嵌着身体直直的盯着讲台。我揭开黑布,出示了一张“白纸” ,做出魔术师一样的动作,将纸的正反面两面都让学生观察,猜猜做什么?
        我故弄玄虚的说着:同学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请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蓝色颜料被均匀的涂抹在白纸上。
        教室里发出:哇!好神奇。有的同学说:纸上边出现了白色蓝底花纹。
        有的同学说:是不是我们小学时候做的实验,在纸上涂过油画棒?
        紧接着我问道: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个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吧。重新拿了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用白色油画棒涂抹一个图形,然后用调好的蓝色颜料涂在白色油画棒图案的周围,涂有油画棒的地方呈现出纸张的白色,没有涂油画棒的地方就是蓝色。
        同学们纷纷说都想试一试。我追问道,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是的,这个实验就是利用了水油分离原理制作的,我们今天要了解学习的蜡染,和这个实验有相似之处……


     
        整节课学生的好奇心被我调动起来,跃跃欲试的状态为接下来的工艺流程讲解打好了基础。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我们利用循序渐进的问题驱动是促进学习有力的支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整合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学习的舞台就会远远的超越教室空间。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去体会困惑、思考、兴趣、实践、交流和反馈,并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现课堂转型。同学们分组查找资料,并完成调查报告,完成蜡染特艺术特点的调查。

        最后项目进入到作品制作环节,也是跟个项目学习最重要的版块。同学们积极组内推选小老师,在大家的共同合理下,完成了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通过对四川苗族蜡染纹样及产品的设计,同学们的“创意能力”被激发了。瞧!实用的窗帘、有趣的象棋、可爱的抱枕都是孩子们以人为本设计出来的日常生活产品。对于中学生来说,创新、创意不是强调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也不是十全十美,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线索,一种理解表达,需要的不是专业化的程度,但一定要有创意思维的呈现和表达,这也是我们教学中最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实质性问题。
        项目完成不是目的,是想让孩子们在“体验中”习得四川苗族拉让你的特点及工艺技法的操作流程,促使学生不断反思进步,在思考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取得收获!
        以研促教激励我们不断总结、提炼,指导我们完善教学实践,让已有的实施策略更加科学,教学效益最大化。趣味的体验是拉近知识和学生的一种方式,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可以更容易找到知识里的宝藏,进行拓展迁移,不管是哪种方式我们最终目的都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达成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志伟,冯百明,李伟.网格计算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王鹏.走进云计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常锐伦.全国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教育论文集[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5]姚晓红.《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第2期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