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路径 张海平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月   作者:张海平
[导读] 历史是时代的镜子,中国有上下五千年历史,其中不乏血迹斑斑的屈辱历史。高中学生的历史课程不但要学习书本上的历史内容,更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牢记历史、牢记使命。随着西方文化的融入,中国近代史中的抗日爱国精神就被逐渐弱化,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过去。教师注重高中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让学生勿忘国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中学  张海平

摘要:历史是时代的镜子,中国有上下五千年历史,其中不乏血迹斑斑的屈辱历史。高中学生的历史课程不但要学习书本上的历史内容,更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牢记历史、牢记使命。随着西方文化的融入,中国近代史中的抗日爱国精神就被逐渐弱化,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过去。教师注重高中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让学生勿忘国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家国情怀  培养
        高中历史科目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养成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什么是家国情怀,就是在历史的借鉴下,产生的人生价值思考和对祖国奉献的忠诚热忱。钱穆先先生在《国史大纲》中阐述:所谓对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有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家国情怀促进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中国的国情,并且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
        1.以教材为中心,培养家国情怀
        改革后的教材重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教师在开展课程时要以教材为核心,通过教材的内容,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高中学生的心智普遍已经养成,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已近于成人,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相应拓展知识范畴,对于高中生的历史学科学习是十分有益的。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近代史中共产党的诞生、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和艰难、十三年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等等,让学生做到勿忘历史、勿忘国耻,建立正确的爱国情怀。
        在学习《戊戌变法》这段历史时,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在列强环伺的清朝末期,中国人的生存现状是什么样的,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梁启超和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实施变法,变法的目的是要变革什么,戊戌变法对于清朝最后走向灭亡起到哪些作用,对于民主革命的诞生又起到哪些作用。
        让学生在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时,围绕家国情怀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为什么在那个贫弱屈辱的时代会产生那么多为民族、为国家甘愿奉献青春和生命的年轻人。这些先驱者为民族的振兴起到了哪些作用和影响。
        2.在教学安排中增加爱国主义教学
        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文字带来的历史感受毕竟有限,这时就要辅助其他教学方式对历史知识进行视觉上展示。现在的爱国主义题材的视频资料、电影已经涵盖了各个重要的历史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视频资料,一边进行文字性讲解,一边通过播放视频资料还原历史,让学生可以如同身临其境的走进历史,做直击学生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
        其中包括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者革命烈士纪念馆。


在清明节祭扫革命先烈时,针对课程中出现的抗日英雄,老师用声情并茂的方式介绍其生平。让学生近距离了解历史,通过一个个英雄事迹的传递,将学生带入到那段峥嵘岁月,让学生切身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吾辈先驱们舍命奋斗拼搏出来的。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时,就可以去各地的革命烈士纪念馆,着重讲解革命先烈的抗日事迹。“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七三一罪证陈列馆”等,都可以带领高中生在学习的时候组织参观。惨痛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让后辈真正了解历史,才能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意义。
        3.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课上培养的爱国情结要落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爱国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践体现的,在现在的和平年代如何向祖国表达爱意,是教师在历史课程讲解后要对学生提出的思考。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和平年代的家国情怀。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去年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的领土争端视频资料,让学生们了解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依然有人在为祖国的荣誉身先士卒,为了不让敌人侵犯祖国领土一步,哪怕是死也要护卫边境的安全。看着明显人数不对等的局势下,我国战士依然不后退的英勇无畏。而四名牺牲的战士中,年纪最小的才19岁。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比单单学习书本知识,要升华的层面更高,得到的启示更沉重,在心中的震撼也更有力量。让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爱国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行各业人们对国家的奉献形式,找到自己基于爱国情操上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不仅仅学习历史,要知道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以史为鉴,奋发图强,为报效祖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结束语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戊戌六君子”中的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 带领学生读懂历史对于学生进步的意义。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要从点到面,从书本到现实,从历史折现现在。让学生在历史中感悟时代进步的意义,体会美好生活的难得可贵,更对无数为了祖国的强大付出青春和生命的英雄们充满崇敬。
参考文献:
[1]李丽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路径[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69-70
[2]宋佳琦,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路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2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