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法布尔”——大班幼儿“经验建构”导向的昆虫小实验探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赵瑞凌
[导读] 进入大班的幼儿开始对千奇百怪的昆虫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昆虫的特性有很强的求知欲。《法布尔昆虫记》中,法布尔爷爷对昆虫的研究精神和探究方式,深深地吸引幼儿学习与模仿。

杭州市濮家幼儿园  赵瑞凌 310000

【摘要】进入大班的幼儿开始对千奇百怪的昆虫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昆虫的特性有很强的求知欲。《法布尔昆虫记》中,法布尔爷爷对昆虫的研究精神和探究方式,深深地吸引幼儿学习与模仿。为满足幼儿对昆虫的探究兴趣,本文意图探索一种以“经验建构”为导向的昆虫探究小实验,通过全方位的经验铺垫、全程式参与的设计与实践,帮助大班幼儿获得自我建构的昆虫经验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让幼儿的经验立体化、生动化,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幼儿像法布尔爷爷一样的科学探究品质。
【关键词】法布尔 浸润式 昆虫探究 小实验  
【正文】
        一、现状思考:
        (一)昆虫经验来源的局限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大班的幼儿对昆虫特性有了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他们开始喜欢阅读有关昆虫生长、生存特性的绘本书籍,来获得相关的知识,比如昆虫的保护色、蜜蜂做蜂蜜等。然而,这些知识或经验,多来自于书本、成人告知等二手资料,在现实中往往存在“知道”而非“理解”,“机械学习”而非“经验建构”的问题。
        由于幼儿获得的知识较为片面,不能变通,甚至迷信书本,看似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但对于知识背后的原因、条件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却十分模糊,没有基于理解的经验,幼儿无法进行准确应用。由此幼儿建构的经验实际上仍是一种假经验。
        (二)昆虫探究小实验的经验建构意义
        昆虫探究小实验,是基于幼儿对昆虫特性的原有经验,产生疑问或猜测,萌发深入探究的兴趣,通过设计操作与昆虫特性相匹配的实验,进行探究和验证昆虫特性是否存在或如何应用的过程。昆虫探究小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可以改善大班幼儿单一地从书本中获得昆虫特性小知识的现状,基于对昆虫特性的兴趣或疑惑,设计相应的“昆虫探究小实验”,让幼儿参与实验的全过程,了解昆虫特性的内在意义,建构起真正的昆虫特性经验,同时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探究素养。
        二、理论认知:
        (一)直接经验是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的……”。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就是在生活中、游戏中,通过亲身感受、体验、操作、探究,不断地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建构。由此,昆虫探究小实验是顺应幼儿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亲身体验、观察中,获得关于昆虫的知识经验。
        (二)“做中学”符合幼儿的天性
        “做中学”意即动手操作、直接体验、在做的过程中学习。这一学习方式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天性。 “做中学”是幼儿获得经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与方法,是他们认识自己的力量,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在“做中学”理念指导下的昆虫探究实验,让幼儿全程式地参与到探秘昆虫的实验过程中,通过直接参与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科学基础知识,获得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
        三、实践探索:经验建构导向的实践过程
        (一)前期准备:全方位铺垫的经验之网
        1.“走出去”:充分利用幼儿园园所的自然资源,鼓励幼儿走出教室,去园里的种植地、树林、草坪等场所探寻昆虫,在自然环境中观察、了解常见昆虫,体会自然界中动态变化的各种昆虫状态。对幼儿园内出现的昆虫种类做统计,了解它们的一般特性等。同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春秋游时机,带幼儿去更加广阔的大自然、博物馆中寻访、探索昆虫。
        2.“请进来”:为满足幼儿对昆虫持久、静态的探索需要,我班通过各种方式把昆虫“请”进教室,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如:购置昆虫绘本、图册,投放昆虫标本,创设“昆虫饲养角”,配置捕捉工具等。同时,我班幼儿亲子阅读了较为丰富的昆虫绘本,特别是《法布尔昆虫记》,其童趣的表现手法、新奇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实践操作:全程式参与的建构之路
        为了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获得关于昆虫的直接经验,本次实践让幼儿充分参与探究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实验设计、材料准备、过程记录、结论总结等环节,在亲眼目睹、亲身感受昆虫的神奇本领中,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素养。从实验议题的提出开始,幼儿就以主角的身份参与到实验中并贯穿实验始终。
        (二)教师指导:隐退式追随的助力之手
        在充分体现“幼儿为主”的实践中,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和指导者,需要主动隐退,最大限度地让幼儿直面问题,挑战实践中的各种情况。当然,隐退不等于放任。在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实验情况,紧紧追随幼儿的探索步伐,观察发现幼儿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困难,提供隐性的帮助,助推幼儿的实验。
        1.“分歧”下的追根究底—— “哪种纱布最合适?”
        在准备“蚂蚁筑巢”的实验材料中,需要用到透气纱布,幼儿发现从家里带来的纱布有好多种,大家摆在一起,比较了一番,都说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孩子们争论不休,看到这个场景,老师借机和幼儿展开了“哪种纱布最合适”的讨论,让幼儿重新思考纱布的用途,再进行选择。
        在实践中,幼儿往往会因一些细节、偏好的原因,发生分歧或争执,让他们偏离实验目的的轨道,需要教师及时拨正,引回正题。案例中,在教师的提问式引导下,幼儿总结出纱布必须满足两个要求:透气(便于蚂蚁呼吸)和纱洞小(不让蚂蚁从纱洞里爬出),最终挑选出了最合适的纱布。如此,幼儿通过追根溯源,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及材料用途,在对材料进行辨别、筛选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实验意义的理解,收获了选择适宜材料的实验经验。
        2.“瓶颈时”的经验链接——“蚂蚁抓到啦!”
        幼儿在实验中,时时刻刻会遇到困难,教师在幼儿遇到瓶颈期时,需要及时介入,助推实验进程。例如,在诱捕蚂蚁的过程中,幼儿尝试了几种方法后,仍然捕捉不到符合要求的蚂蚁数量。此时,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幼儿讨论,并通过经验链接的方式,让幼儿联想到抓西瓜虫的办法,可以迁移借鉴,从而解决了难题。在实践中,教师作为支持者和引路人,对幼儿的困难,给予启发式的引导,帮助幼儿迁移经验,在自主思考、同伴合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积累的宝贵实战经验。
        四、实践成效:经验建构的“果”与“花”
        (一)昆虫特性认知的“硕果累累”
        1.经验立体化
        通过对昆虫小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我班幼儿与昆虫进行了亲密的接触,在捕捉、饲养、观察、记录昆虫的这一动态过程中,充分感知了小昆虫的特性与本领,建构了全面、立体的昆虫知识经验。通过对实验结论的总结,幼儿发现许多实验的结果都不是能用一句话准确回答的,往往要分很多种情况。比如蚂蚁储备粮食的方式:如果是小的、软的、零碎的食物,蚂蚁会排队把食物运回老巢;如果遇到硬糖之类,又大又重不易割碎的食物,它们会就地掩埋,把糖果下面的土移开,盖到糖果上,让糖果“沉”到地下,再想办法慢慢运回去。这些发现是幼儿自己观察、记录、分析而来的,打破了对蚂蚁搬家的原有认识,建构了自己的新经验。
        2.呈现生动化
        随着实践地深入,我班幼儿进行了由浅到深、丰富多样的昆虫主题活动,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体现昆虫的探秘之旅。比如,在创意画“如果我是一只小昆虫”中,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自己最喜爱的昆虫特点,描绘了许多栩栩如生、别具一格的“昆虫形象”。在游戏书中,幼儿学着法布尔爷爷的样子,用前书写的方式把自己观察、探索、饲养昆虫的故事,记录在《我的昆虫记》游戏书中,生成属于自己的、有血有肉的“昆虫记”。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开展了“昆虫故事会”演讲、“昆虫情景剧”表演等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我班幼儿对昆虫的认识由原来的生硬讲述,发展到后期的侃侃而谈,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是由于幼儿在探索中,对昆虫有了直接的接触,在充分认识昆虫后,建构了自己的认识经验,同时对昆虫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蒋华 《“做中学”需要老师们做什么?》 上海教育科研期刊,2003年第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