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鹤壁市湘江小学 郑爱芬 邮编:458030
【摘要】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教育应该是一个认识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而教育反馈也表明,唯有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实践,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走出去,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广阔;只有和更多的同龄人接触,才知道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在组织实施中,我们也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办法。
【关键词】研学旅行 教育资源 挖掘
首先,学校根据年级特点,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统计,由此整合出各年级学生的兴趣所在,再进行实地调研,每一项活动从策划到组织实施,都是经过慎重筛选、严格把关、精心组织之后最终确定,再由各年级拟定执行方案。活动中做到六统一:统一着装、统一出发、统一参观、统一活动、统一就餐,统一休息。其次,注重培养安全意识,建立安全预案,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组织研学旅行,学校成立了安全预案领导小组。相关年级教师集体参与,安全落实到人。每次研学旅行前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明确研学目的地、注意事项,公开详细的行程计划和收费标准,采取家长学生自愿参与原则;给每位学生发放《注意事项》,上有此行所需物品、安全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更有要求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维护景点卫生等细节化条款。实践篇在具体的组织过程中,我们深感任何一次活动,都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学生更深刻的成长体验。在旅行中,学生既汲取新知识,又锻炼毅力。
一、研学旅行的内容具有开放性
研学旅行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向自然、学生的生活和社会领域延伸与扩大,密切了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因而,研学旅行的内容必然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由于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呈现,即使同一研学内容也会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随着活动的展开,学生会不时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生成新的主题和目标,从而使研学旅行的广度拓宽、深度延伸。概而言之,研学旅行使学生身处自然与社会之中,不断与自然和社会沟通,使他们宽广了胸怀,丰富了见识。
二、研学旅行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对旅游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肯定。开展富有成效的研学旅行活动,能实现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的目标。研学旅行,实现了如下教学目标。
其一,知识目标。旅行目的地,既是一部自然史,也是一部社会史,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该航段的气候与水文等情况。解读它,不仅能了解其昔日的自然环境、政治与经济等情况,而且能了解当下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作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深化对生态平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进而促使学生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合理建议。
其二,能力目标。围绕旅行目的地过去与现在,学生自主收集和处理信息、提出问题、制定活动方案,不仅发展了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也提升了他们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在进行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提高了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和积极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
其三,情感目标。研学旅行增进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感情,也使学生在掌握了有关健康、安全、集体生活规则的同时,获得了公共道德等方面的体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事实证明,研学旅行考察活动,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和拓展了人生阅历,帮助学生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实现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三、高校研学旅行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和意见鼓励各地依托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等载体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部分省市公布的省级研学基(营)地中,黑龙江、江西和江苏三省高校名列前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集聚众多优质教学资源的高校,开始频繁出现在研学旅行的规范文件中。一些综合性院校和旅游专业院系正尝试将教育资源转化为研学资源,承担社会服务职能,谋求研学旅行发展新天地。带领学生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参加科学探究及趣味文体活动等,撬动了高校研学旅行的巨大市场高校通过打造研学旅行基(营)地,借助丰富多样的探究式学习和体验式活动开拓第二课堂,取得教育意义新突破。利用名校、名人等品牌优势与文化底蕴,结合校史发展和人才培养成果,通过文旅融合、励志教育等手段,充分挖掘校内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
(一)我国高校研学旅行产品现状分析
高校研学产品多为校内型和校内外组合型,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群体。校内研学活动主要包括名师讲座、体验名校氛围、高校校际比赛等;校内外组合型主要包括学校研学产品与博物馆、科技馆、企业工厂一线的参观、基地素质拓展、实地研究考察等整合性产品。高校教学实训空间依托型研学旅行随着研学旅行的深入发展,众多高校重点实验室、博物馆、动植物标本室、二级学院特色实训室均瞄准研学旅行市场,推出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产品。高校"景校合一"型研学旅行众多高校将丰富的校园资源转化为研学旅行资源,利用校园软硬件环境与周边连带资源组合开发、建设,打造校园式景区。
(二)我国高校研学旅行产品主要问题探析
高校研学旅行产品内求外拓的思维固化,创新型产品稀缺由于管理体制固化、专家学者研究隧道视野等因素影响,高校研学旅行针对性的课程体系、高水平的师资体系、包容性的共享体系、高配置的保障体系、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并未形成完整的内部框架和应用逻辑,在进行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时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随意性、分散性和探索性,差异化特征不明显。研学旅行作为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解决方案,在研学导师的选拔、招募方面不应掉以轻心,导师只有德才兼备方可对学生爱护有加。
四、研学旅行显现的教育价值
丰富学习方式,特别是思维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自己当家做主,因而使得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挥。还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总之,研学旅行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开发与利用研学旅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陶友华.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研学旅行[J]. 品牌(下半月), 2015, 000(010):263-264.
【2】杨艳利. 提高研学旅行质量——研学旅行: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访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系系主任朱立新教授[J]. 中国德育, 2014(17).
【3】封安保.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化建设的探索[C]// 第四届皖台基础教育论坛交流文集. 2015.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利用研学旅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研究》(课题编号:JCJYB1926063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