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林惠娜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属于重点和难点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以基本的课文内容阅读为主,因此教师应当在学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习作的方法.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自身良好的语文习作能力.然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的重要性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壶南小学  林惠娜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属于重点和难点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以基本的课文内容阅读为主,因此教师应当在学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习作的方法.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自身良好的语文习作能力.然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的重要性.教师通常一味的布置阅读任务,而没有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文章结构来教导学生作文写作的方法.因此,为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渗透习作教学.本文提出了更为创新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渗透习作
        众所周知,学习的提高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举一反三式的学习方法,而加强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联系,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就是利用阅读内容进行举一反三,使阅读教学服务于习作训练。小学语文教学中所选择的阅读篇目都是著名的篇目,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与语文素养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训练渗透策略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的重点与关键。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与小学语文教学有直接的关系。阅读与写作同样是社会现象与生活实践的缩影,其不同的是进行阅读学习时,学生体会作者利用文字展现社会现象的美感;而进行写作学习时,学生需要自己动脑利用文字表达其思维下的社会现象。因此,加强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联系,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训练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本文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的策略为题,进行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训练策略的分析。
        一、加强学生习作训练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普遍认为古文与古诗是最难学习的一部分。阅读时,也不能完全理解其意思。教师可以将古诗的学习与习作训练联系起来,在解读完古诗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的文体进行改变,将古诗中的道理与观点用来丰富自己作文的内容。这不仅是对古诗的有效利用,更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深度加深,也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不困难的前提之下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习《锄禾》这首古诗的时候,其核心就是讲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一个道理。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习作练习时,将这首古诗的文体变为现代文,用白话文的方式对古诗内容进行重新描述。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与古诗内容相关的题目,比如说“节约”“珍惜”等等,使学生可以在阅读学习之时对阅读内容加以利用,加深印象,提高知识的应用性能。
        二、品味妙词佳句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粗读某些课文,觉得很普通,但若细加品味,便会发现好些妙词佳句蕴含其中,它们用得别具匠心,去掉不行,用其他词句替代也不行。教学中,就应有意识地抓住这些词句,引导学生品析、感悟,并增加一个“尝试运用语言”的环节,进行迁移训练。就像数学课一样,学完了例题接下来应该做几道习题。



        比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他先引导学生体会写鸟的段落:“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随后提醒学生注意段落中画横线的部分,接着请学生根据课文尝试填空:“_____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____声,到处都是____影。_____的,_____的_____的,____的,有的____,有的____,有的____。”一般会认为,该段落的教学至此该结束了。然而,这位老师继续让学生模仿这样的形式,描述一个自己见过的场景。这种处理,先让学生领悟并内化课文表达方式,然后模仿迁移,提高习作水平。
        三、补白写让生展开想象
        “补白”是指充分利用文本留白,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与空间,走进文本,超越文本的课堂练笔。学生进行想象补白的过程,既是学生由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向真情流露情感转化的过程,又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在与文本自由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享受到自主创造的快乐,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要了解编者的良苦用心,运用好这些空白无中生有,让学生写起来,记录下火花四射的瞬间,享受无疆思维的快乐。
        例如《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美丽的故乡、优美的文字,让学生陶醉其间,惊叹不已,学生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采茶女的情景,野花开满山野的情景……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根据文中场景描写,对课文进行二次创作,将其中一个场景加入自己的想象进行大胆描绘,从而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山野气息。
        四、积累表达技巧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而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和效果,既有利于让学生逐步积累一些表达方面的知识,又能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学完《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等课文后,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写一个做事投入、专注的人。文中写罗丹如痴如醉的动作、神态的语句,写聋哑青年“呆呆地”、“静静地”看鱼时的神态,“一会儿……一会儿……”画鱼时的动作,这些精彩、优美的语言,都可指导学生直接地、尽情地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可见,阅读教学中,完全可以挖掘这些教材中已有的范例,引导学生学会借鉴、学习写作,而不应该抛弃这些现成的好例子,专门去讲述习作技巧,或者费尽心思从课外寻找习作例文,那样反而可能事倍功半。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只有读写结合才能让学生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养料,享受阅读中美妙精致的写作快餐。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能以读悟写,以读促写,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指导的策略[J].山东教育,2015(05):22.
[2]王宁宇.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指导的必要性[J].教育时代,2015(06):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