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与游戏化探究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应玲
[导读] 在幼儿教育中,由于低龄幼儿还未养成独立思考的数学能力,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实行数学教学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为了在幼儿教育中,对低龄幼儿的智力进行启迪,将数学教学活动引入幼儿日常教育课堂是十分必要的。很多低龄幼儿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幼儿接触的数学事物较少,因此在幼儿教育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对数学教学进行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探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杭州市澎博幼儿园    应玲     310000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由于低龄幼儿还未养成独立思考的数学能力,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实行数学教学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为了在幼儿教育中,对低龄幼儿的智力进行启迪,将数学教学活动引入幼儿日常教育课堂是十分必要的。很多低龄幼儿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幼儿接触的数学事物较少,因此在幼儿教育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对数学教学进行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探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学生活化;游戏化
        引言:在幼儿教育中,对低龄幼儿的数学教学进行生活化和游戏化的探究,有助于开发低龄幼儿的数学思维。在对幼儿教育的数学教学活动进行生活化和游戏化的创新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注重为低龄幼儿创砸一个符合他们现实生活的数学教学场景,并且将数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日常的游戏中,在生活化场景和游戏化教学中吸引低龄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发展低龄幼儿的数学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生活化和游戏化数学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现状分析
        很多幼儿教师意识到了数学教学对启迪低龄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的幼儿教育中,很多幼儿教师也会下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数学教学。但是很多幼儿教师没有考虑低龄幼儿这一授课对象,大多数只是把数学教学活动局限在教师授课这种形式上。而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本就喜好活动,长期把这些儿童局限在教室里,并且教授像数学这一类较为难懂的教学内容,很多幼儿就会丧失对幼儿教师数学教学的兴趣。此外,从幼儿教师的数学教授内容上来说,由于低龄幼儿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数学学习,如果幼儿教师只是单纯地向这些儿童灌输数学知识,没有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数学教学的创新,尤其是在生活和游戏方面,那么幼儿数学教育就会逐渐变成一个死结,幼儿教师在数学方面花费了许多教学时间,但是对于在幼儿园接受数学教育的儿童来说,他们的数学知识并没有增进,数学思维也没有得到启迪和创新发展。
        二、将生活化与游戏化教学引入到幼儿数学教育中的贯彻策略探讨
        (一)设计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兴趣倾向的数学教学内容
        兴趣是学习的主人,要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幼儿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观察幼儿在主题活动中感兴趣的生活材料,结合数学知识,设计数学区域活动,萌发幼儿对生活化、游戏化数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例如,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设计糖果分发等活动,引导幼儿在糖果游戏中,对通过进行等量分发或者限制个数的分发,这样的游戏化数学教学使得幼儿在感兴趣的同时也学会了数字的分辨,并且为将来幼儿进入正式数学学习阶段的计算打下了基础。数学教学设计的灵活性以及来自幼儿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的极其多样化,使得数学教育更生动、更自然、更灵活,也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幼儿教师应当结合幼儿兴趣设计数学教学活动,融数学教育于主题活动中,在主题活动中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合理组织数学教学活动,促进幼儿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教育,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有用有趣。


???????
        (二)准备生活化的材料,游戏化的活动情节助力数学学习
        提供生活中熟悉的、幼儿感兴趣的的探究材料,为幼儿在快乐中探究数学活动提供保障。荷兰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曾说过:“数学来源于生活”,幼儿教师提供的数学区域材料要体现生活性,这样幼儿感兴趣的、玩起来得心应。例如,幼儿教师可以设计《蔬果世界》中的数学区域“树上的水果”(认识1和许多)教学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对苹果、葡萄、香蕉、蘑菇、萝卜等蔬果有了丰富的认识,熟悉它们的名称,孩子们对材料有了经验基础,不会被“这些是什么”分散注意力。并且,幼儿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一些相关的水果卡片,让幼儿能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水果进行识别,并且能够自主区分水果个数,结合卡片一一对应专注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他们都能滔滔不竭地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使得孩子们在快乐中习得了“一和许多”的数学知识。
        (三)引导幼儿在主题环境中学数学,实现生活化、游戏化的数学教育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教师必须深切感受到环境在促进幼儿数学教育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丰富的教学环境首先让幼儿从视觉上得到感染,然后在头脑中印下表象,同时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进一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对幼儿教育的数学教学环境的创设中,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的相互融合。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开展以“动物乐园”为主题的幼儿园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和妈妈选好自己喜欢的动物相框材料,和妈妈一起制作动物相框,最后在展示亲子共同制作的相框成品时,由于贴的方位不同,幼儿教师此时就可以带领孩子进行对方位的复习和描述,幼儿教师可以向孩子发出这样的问题:大家已经学过上下方位,那么大家能不能利用已经学过的关于方位的数学知识对自己相框的位置进行一个方位描述呢?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孩子非常认真的在观察,在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方位。就是在这种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氛围中,幼儿在熟悉、自然的主题背景下开展数学教育,幼儿教师为孩子创设的主题活动情境,使数学活动在与主题的有效融合下显得更有情景性、趣味性,孩子也学得更加得心应手。
        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活动时间如点心后、午饭后、自由活动时间中引导幼儿观察环境,复习巩固数知识;孩子们在点心活动、午餐活动时间,孩子的活动速度不同,那么对于一些完成午餐较快的幼儿,就可以在这个事件中进行数学生活教学。利用主题环境的作用,孩子们就养成在这些时间里,观察班级内的主题环境,主动发现数学知识。
        结束语
        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幼儿教师要考虑到,由于受到年龄和智力所限,低龄幼儿在参与数学学习时,很难把他们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数学教学内容的学习上。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向学生教授符合他们现实生活的数学知识,并且下意识地将所教授的数学知识融入到低龄儿童在幼儿园中的游戏环节中去,引导这些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快乐游戏中复习和掌握简单的数学知识,达到启迪低龄幼儿数学思维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马秀兰.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与游戏化探索[J].成才之路,2020(18):92-93.
[2]林琼华.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与游戏化的实践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17(04):132+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